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杨扬

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50001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干预措施对亚健康人群的具体影响,并为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改善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随机选取200名亚健康状态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实验组接受中药、针灸、推拿和调理饮食在内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干预。所有参与者在干预前进行了亚健康状态评估量表的基线测量,并在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了进一步的随访评估。结果:在干预后3个月的评估中,实验组在总体健康感知、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显示出显著的改善(P<0.05)。在6个月的随访中,这些改善效果不仅得到了维持,还在消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力水平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研究结果强调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的有效性。这些发现支持了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在帮助改善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方面的有效性,并为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支持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理论;亚健康状态;预防医学;生活质量改善;综合干预措施

正文


亚健康状态,作为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亚健康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慢性疾病的发展。寻找有效的预防及调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中医的治未病理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旨在通过提前干预,阻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20221月至20231进行,纳入了200名自愿参与的亚健康状态成年人。根据中医科学院的标准,亚健康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持续的疲劳感、睡眠质量下降、情绪波动及注意力不集中。被试者年龄范围为1860岁,性别比例均衡。纳入标准:年龄在1860岁之间;近半年内经医生诊断处于亚健康状态,且未接受过中医或其他形式的治疗。排除标准:存在重大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等;目前正在接受其他中医或西医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以及任何可能影响干预效果或研究参与的精神疾病。

2.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所有参与者均事先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干预措施

实验组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接受综合干预,中药、针灸、推拿和饮食调理。中药由资深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亚健康症状定制;针灸和推拿由持证中医师执行,每周至少一次,持续12个月;饮食调理则依据中医饮食养生理念,为受试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信息。

数据收集与评估方法

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前进行亚健康状态评估量表、生活质量问卷和一般健康状况调查。随后在干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结束时重复进行相同的评估。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26.0 统计数据。计量资料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比较。以 P< 0.05 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健康指标变化对比

指标

时间点

实验组(均值±SD

对照组(均值±SD

t

P

生活质量得分

基线

70.5 ± 15.2

71.0 ± 14.8

-0.20

0.841


3个月

80.1 ± 13.5

72.0 ± 14.5

3.56

< 0.05


6个月

82.3 ± 12.8

71.8 ± 14.2

4.71

< 0.05


12个月

85.2 ± 11.9

72.5 ± 14.3

5.44

< 0.05

睡眠质量得分

基线

65.0 ± 10.0

65.5 ± 9.8

-0.30

0.764


3个月

75.2 ± 8.6

66.2 ± 10.1

5.58

< 0.05


6个月

77.5 ± 7.9

66.0 ± 9.9

7.12

< 0.05


12个月

79.8 ± 7.2

66.3 ± 10.0

8.26

< 0.05

精神状态得分

基线

68.0 ± 12.0

68.5 ± 11.8

-0.25

0.803


3个月

78.5 ± 10.2

69.0 ± 12.1

4.92

< 0.05


6个月

81.0 ± 9.5

68.7 ± 11.9

6.55

< 0.05


12个月

83.4 ± 8.9

69.1 ± 12.0

7.38

< 0.05

免疫功能指标

基线

60.0 ± 8.5

60.2 ± 8.3

-0.14

0.889


3个月

67.8 ± 7.2

60.5 ± 8.1

5.50

< 0.05


6个月

70.4 ± 6.8

60.3 ± 8.0

7.60

< 0.05


12个月

72.9 ± 6.0

60.7 ± 8.2

9.02

< 0.05

三、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实施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综合干预措施,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和免疫功能等多个维度上显示出了显著的改善[2]。这些结果与对照组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显著的差异不仅凸显了中医干预在提升亚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有效性,也验证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用价值。中医干预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全人治疗的理念,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强调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整体调整。中药的使用并非单一针对具体病症,而是依据个体体质和亚健康表现进行个性化调配,这种方法有助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恢复生理平衡。针灸和推拿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体内气血流通,从而提升机体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3]。中医饮食调理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强调食疗同治的原则,进一步促进健康。这些独特的治疗手段和理念,使得中医在处理亚健康状态方面具有其他医学体系不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利军.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浅述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7):2.

[2] 韩婷,周大勇.周大勇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经验举隅[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农工民族党海南省委员会;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2019.

[3] 齐颖,QIYing.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4):69-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