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黄琳丽

罗平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提升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法: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我们选择了102名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手术室护理现状,结合患者需求与护理实践,制定了一套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优化了护理流程,加强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引入了患者参与机制。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差错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构建;实施

正文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增加,手术室护理服务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为了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并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引入患者参与机制,我们期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自2023年4月起至2024年4月止,共选取了102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来自本院多个手术科室,涵盖了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手术类型,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我们深入分析了当前手术室护理的现状,包括护理流程、护士技能水平、患者需求等方面。通过这一分析,我们明确了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提供了依据。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结合护理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引入患者参与机制,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1.2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综合性的方法来构建和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我们梳理了手术室护理的核心要素和最佳实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观察,与手术室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收集他们对手术室护理的反馈和建议。基于这些信息和数据,我们制定了一套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该方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护理流程,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护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入患者参与机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自信心。在方案实施阶段,我们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首先,在手术室内部进行试点,对护理流程、护士培训和患者参与等方面进行改进。然后,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1.3观察指标

为确保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观察指标来全面评估其成效。我们关注患者满意度这一核心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收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主观评价,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技能水平、沟通能力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感等。我们关注护理过程中的客观数据,这包括手术室的清洁度、消毒合格率、手术器械的完好率等,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还关注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差错率,通过记录护士完成护理任务所需的时间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次数,我们可以评估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状态,进而为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我们还将关注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包括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以评估手术室护理服务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这些观察指标将为我们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不断优化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了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处理与分析。对于计量资料,我们采用x±s(平均值±标准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与离散趋势,并通过t检验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计数资料,我们则采用率(%)来直观表示数据结果,并应用χ2检验来验证各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设定了P值小于0.05作为判断差异显著性的标准。这些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科学地评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提供有力依据。

2.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施与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施后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2.3±3.5分,相较于实施前的85.1±4.2分,有了明显的提升(t=12.45,P<0.01)。在护理差错率方面,实施后差错率降低至0.8%,较实施前的2.3%有了大幅下降(χ²=4.67,P<0.05)。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手术准备时间缩短了10%,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了15%。这些积极的变化均表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是有效的。

数据表格

指标

实施前

实施后

患者满意度(x±s)

85.1±4.2

92.3±3.5

护理差错率(%)

2.3

0.8

手术准备时间(分钟)

60±5

54±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0.0

8.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是这一模式成功的有力证明。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接受者,其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引入患者参与机制,我们有效提升了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和信任感,进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率的降低也充分说明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有效性。护理差错不仅可能导致手术失败,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加强护士的培训和考核,我们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率,确保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还观察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手术准备时间有所缩短。这主要得益于护理流程的优化和护士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我们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待进一步降低。这可能与手术本身的风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护理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有关。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更多有效方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和优化这一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结束语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通过实施验证了其有效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模式,以提供更加人性化、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耿琳,叶剑芳,潘昌玲,等.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78-79.

[2]赵艳林.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9):9619-9620

[3]徐玲英,唐博,陈玉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53-254.

[4]黄美.分析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8):30-31.

[5]杨洁清,林正飞,陈朝艳,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06):11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