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ICU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循证护理;ICU
正文
ICU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常常伴随机体缺氧的表现,正确的氧疗可改善低氧血症,纠正机体缺氧[1]。经鼻高流量氧疗作为ICU一种新型氧疗设备,与传统的鼻导管氧疗相比较,具有相对温度、湿度及吸氧浓度和高流量的特点[2],成为了治疗呼吸衰竭及气管插管拔管[3]后的序贯治疗方法。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会出现呼吸道干燥、颜面部压迫、腹胀、胸部不适等不良反应[2]。做好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舒适度、器械相关性压伤甚至康复及转归都有着重要的意义[4]。因此,本研究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本科室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循证护理干预前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干预后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指征;②神志清楚且配合。排除标准:①需行机械通气治疗者;②神经精神疾病者;③脑死亡处于植物人状态者;④不能耐受者。观察组30例,年龄15~88岁,男25例,女5例;对照组30例,年龄21~87岁,男18例,女12例。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呼吸湿化治疗仪、呼吸湿化治疗仪-加热呼吸管路套装及呼吸湿化治疗仪-鼻塞导管。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①宣教:向患者解释高流量氧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②设置参数流量:30~40L/min,氧浓度30%~45%,温度35-37℃的气体;③检查性能完好,实施高流量氧疗;④病情观察: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气结果进行参数调整;⑤管道的固定:妥善固定管道。
1.2.2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
1.2.2.1 成立循证小组 2019年5月院级循证小组成立,由护理部采取线上教学视频、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的培训。为加强对科室相关操作的循证,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均接受了护理部有关循证护理相关课程的培训。
1.2.2.2 提出循证问题 以临床经验和科学结论为依据,采用情景模拟、工作坊和小组讨论方式,提出问题为提高ICU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期间舒适度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以便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循证小组成员对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照组患者的舒适需求进行了解,针对患者不舒需求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护理计划。分析原因与患者的卧位、管道的管理、仪器参数的设置和局部皮肤情况等因素有关。
1.2.2.3 证据检索和护理措施制定 数据库主要包括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用全部字段的方式检索由建库至 2021年1月全部文献。将检索结果按照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进行分级和评价。文件纳入标准:与经鼻高流量氧疗相关的临床指南、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排除标准: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关的文献。由5位组员独立筛选初步检索的85篇文章,最后纳入文章16篇,进而归纳汇总,结合以往经鼻高流量患者症状及以往护理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根据我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
1.2.2.4 循证护理的实施,具体如下:
(1)体位护理:患者的体位与舒适度密切相关,我科结合罗月等[2]构建的方案,采取保持患者头部抬高30-45°[5];
(2)管道的护理:正确的安装管路并妥善的固定[6],检查管道是否通畅。鼻导管的应选择患者1/2鼻孔内径的最大型号[7],小孔经的鼻塞导管具有更强的冲刷力;固定带的固定以容纳两指为宜[7],以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压迫;佩戴的位置要高于机器及管道的位置[3],以避免管道积水误入气道造成呛咳或误吸。
(3)仪器参数的设置:有研究表明:温度设置是护理人员提供舒适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8],李静等[9]认为温度越高,舒适度越差。最佳的湿度既能保持保持气道黏液纤毛的运动状态最佳也能引流痰液。结合我科患者的实际情况,温度设置为31-34℃。根据患者血气结果结合患者的耐受性及舒适性进行流量的设置,李小莉等[10]认为,低氧血症的患者对流量的需求会增加。我科患者的病情危重,对氧需求大,流量设置为45-60L/min。加强对湿化液的管理,保证湿化的效果;
(4)气道的管理:加强对患者排痰的护理[11],鼓励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并Q2h拍背,遵医嘱予雾化治疗及震动排痰护理,必要时予吸痰,促进患者痰液的排除;
(5)局部皮肤的护理:行高流量氧疗前,注意对患者与鼻导管接触的皮肤应用透明贴进行保护,预先采用工字形水胶体于患者双鼻翼、鼻小柱、口鼻部上作相应贴敷[1],以避免上述部位皮肤被鼻氧管压伤,根据患者的鼻中隔周围、面部及耳廓部位的变化,裁剪出合适的透明贴,以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6)睡眠护理;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灯光,采用耳塞及眼罩等促进睡眠的措施。将ICU清醒病人耳塞、眼罩使用标准规范纳入小夜班工作职责。
1.3 评价指标
1.3.1 患者舒适度 采用VAS[12]评价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舒适度,在纸上画一条长10cm的直线,10等分直线,患者的舒适度与评分成正比。
1.3.2 器械压伤的发生率 即对照组、观察组研究时间段内经鼻高流量氧疗期间新发器械压伤病例与患者例数的比值乘以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对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7.06±1.5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5.36±1.31),P<0. 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器械压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器械压伤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器械压伤的发生率(26.7%),P<0. 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的比较 [例(%)]
组别 | 例数 | 器械压伤发生率 | χ2 | P |
对照组 | 30 | 8(26.7%) | 4.320 | 0.038 |
观察组 | 30 | 2(6.7%) |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分支之一[13],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流程的过程中,针对现在存在的护理问题,查阅收集文献资料,明确有价值的科研结果并以其为依据,综合以往的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求,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的一个程序。
3.1 影响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舒适度的因素及分析
有研究[14]发现:舒适度的变化严重影响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通过对ICU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生[1]。分析影响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舒适度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体位、管道的护理、仪器参数的设置、以及局部皮肤的情况密切相关。多项研究[15]发现,通过加强体位的护理,管道的护理、合理设置仪器参数或局部皮肤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对ICU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达到提高了患者舒适度的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与传统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具有严谨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据可依;②循证护理措施是以科研结果为依据,综合护理人员以往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个人需求,寻找最佳的证据,联系患者的实际去解决护理问题,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案取得最有效的效果;③与常规护理关注疾病的改善不同的是,循证护理更注重的是患者的需求,在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因人施护”的理念,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个人意愿。因此,本研究采取了抬高床头30-45°并抬高床尾10-15°的卧位,根据患者鼻孔内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塞导管,仪器的参数设置温度为31-34°,流量为45-60L/min并及时更换湿化液,合理地采取透明贴对局部的皮肤进行保护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等循证护理措施。但观察组30例患者中2位患者感觉不舒适,可能和呼吸肌疲乏,自主呼吸无法改善缺氧的状态有关,2位患者最终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3.2 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发生器械相关性压伤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呼吸治疗方式,通过鼻塞导管为患者提供具有恒温、高流量及相对湿度的气体,兼顾了普通鼻导管和面罩方便佩戴且舒适度较高的优点。但长时间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导致头面部、耳廓及人中等多部位皮肤的器械相关性压伤[16]。韩秀娟[6]等在对呼吸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护理时,指出需密切观察患者与鼻塞导管相接触部位皮肤的情况,预防器械性压疮的发生。本研究在患者佩戴时对固定带进行了调节,以能容纳2指为宜,松紧度适中,对鼻中隔周围、面部及耳廓的皮肤采用了透明贴进行预防,并进行了合理的裁剪,使贴膜更符合患者的面部解剖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器械压伤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器械压伤的发生率为26.7%,说明预防性应用透明贴膜科降低ICU经鼻高流量患者器械性压伤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实验组有2例器械性压伤事件的发生,均是鼻中隔位置的贴膜脱落,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并对皮肤进行保护导致。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ICU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赵佳伊,田川.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
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5):2649-2651.
[2] 罗月,葛伟婷,张帅,等.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
方案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9):1467-1473
[3] 赵一春.成人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与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
复,2020,19(5):31-35.
[4] 周敏,华玲玲,薛艳,等.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
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10):985-987.
[5] 于斐,冯波,姚媛媛.急性低氧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气道管
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8):11-13.
[6] 韩秀娟,李瑞,朱虎林,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
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999-1001.
[7] 李云玲,黄柏章,张文君,等.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的综合护
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9):1164-1166.
[8] 任秋艳,姚惠萍,罗月月,等.不同温度设置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急性呼吸衰竭
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6):3609-3612.
[9] 李静,卢喜玲,白文辉,等.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集束化护理
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8):123-125.
[10] 李小莉,梁梅兰,梁丽明,等.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
治疗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7):120-121.
[11] 陈妙莉,黄腊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高流量呼吸湿
化治疗干预的协同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04):677-680.
[12] 王婉玲,冀海侠.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肺功能损害患者
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4):2016-2018,2022.
[13] 胡雁,邢唯杰.循证护理的概念与步骤[J].上海护理,2015,15(1):89-93.
[14] 于俪超,马莎莎,杨行,等.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最佳证
据总结[J].护理研究,2022,36(9):1547-1555.
[15] 张明明,张琦,舒勤琴,等.高流量鼻导管流量和温度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2):2496-2502.
[16] 梁秀,贾银华,张朝晖.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呼吸科的应用与护理[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7):1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