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赵艳

陆良县培芳医院 云南省曲靖市655600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对照组的主要治疗药物,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则是实验组的主要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的时间长度、发作的间隔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超过对照组,并且其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少,而且发作的间隔时间也比对照组长。此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也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脏缺血问题,降低病情的恶化,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增强患者的治疗成效。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效果

正文


引言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缺血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心绞痛,抗血小板疗法被视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尽管如此,阿司匹林单独使用的成效并不理想,氯吡格雷是一种关键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方式与阿司匹林有所不同,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对抗血小板的能力,进而增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1]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仅作为一种处理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的有效性,以便给医学界提供一个更精确、更稳定的使用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2月到20242月这段时间内,挑选120例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在实验组里,有38例男性和38例女性,其年纪分布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纪是(66.5±1.2)岁;在实验组里,有40例男性和40例女性,其年纪分布在5677岁之间,平均年纪是(66.5±1.3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认为冠心病心绞痛;②患者处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稳定阶段;③患者不应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④患者需要对研究有深入的理解,并且愿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或其他在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或不能耐受;②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脑出血、近期外伤等出血风险,或具有凝血功能障碍等;③患者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心脏疾病,病况波动较大;④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配合研究要求等。经检验,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流程:①医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使用情况、过敏反应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有效的治疗。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并排除存在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情况(如活动性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重,确定合适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一般每日起始剂量为75-100毫克,采用口服,每日一次,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③叮嘱患者按时服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定期复诊;④告知患者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并进行严格的监测。[2]如果患者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如胃部不适,建议患者饭后服药或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若反应严重,则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⑤制定随访计划,一般每月进行一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饮食、运动、体重控制等方面的建议,以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

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流程:①与对照组相同,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定患者适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的联合治疗方案;②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通常,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起始剂量为每日一次,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依照患者的特定疾病状况(例如是否出现非ST段抬升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ST段抬升性急性心肌梗塞),确保氯吡格雷的起始剂量与保持剂量。针对非ST段抬升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起始剂量可能偏大,然后逐渐调整至每天一次的保持剂量。[3]对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剂量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③向患者强调联合用药的重要性,患者应按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④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暂停用药或更换其他药物等。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

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间隔时长之间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x)±s)的方式呈现计量信息。采用t检验来获取计数信息,而x²检验则是用于计算计数信息的百分比(%)。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对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60

3660.00

2236.67

23.33

5896.67

对照组

60

2745.00

2338.33

1016.67

5083.33

t

-

-

-

-

4.413

p

-

-

-

-

0.040

2.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经过药物治疗,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  05),并且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也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5)。详细的数据请参考表2

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d

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min

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d

实验组

60

1.6±1.1

5.1±2.3

5.1±1.2

对照组

60

2.8±1.2

7.8±2.7

3.2±1.1

x²


3.680

4.141

6.073

p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3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溃疡

头晕

恶心

嗜睡

总发生率

实验组

60

11.67

00.00

00.00

11.67

23.33

对照组

60

610.00

35.00

46.67

23.33

1525.00

x²






9.3402

p






0.0021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随着深入研究,抗血小板治疗在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来发挥作用,而氯吡格雷则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受体来发挥作用。通过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发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出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安全性等措施,相信联合用药将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疗效显著提升,其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有显著降低,而且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也比对照组更长。此外,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一定的安全性。[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药物的不断创新,联合用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精确。

参考文献:

[1]徐丽丽,余云飞.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 2021, 000(049):63-65.

[2]李德林.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

[3]刘艳秋.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21, 031(023):85.

[4]刘志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4):4.

[5]任志鑫.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