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王璐

(定兴县医院 河北保定 07265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我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采取常规护理,设定为对比组,另外28例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设定为实验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检查预约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比组高(P<0.05)。结论: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检查预约时间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正文


引言:在外伤作用下,股骨胫很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其脆且疏松,主要采取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然而,固定的坚固性不足,同时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特别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由此看来,对于股骨胫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股骨头置换,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为其具有更严重的骨质疏松。在股骨头置换术之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因此,文章讨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运用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样本数量共计58例,全部系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研究时间在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8例。实验组男、女之比是15/13;年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57岁、64岁,均值(60.23±5.47)岁;对比组男、女之比是16/12;年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57岁、65岁,均值(60.51±5.66)岁。通过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对比可知,P>0.05,差异不明显,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比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1)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具体分科是骨伤科关节外科组,促进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构建。在入院24小时内,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做好评估工作。详细记下各项数据,包括病情、既往史、过敏史、化验数据、用药方法等;(2)医护一体化查房:每天早间交班,责任护士与医师共同查房,以便明确患者病情。查房在入院48小时内进行,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结果、饮食、排便等状况进行了解。与各科室构建合作关系,责任护士预约各项检查,涵盖ct、核磁共振、B超、X线等,并对检查进度进行跟踪,汇总各科室的意见,向上报告医生。耐心解答患者执行医嘱中的各项问题。护士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主动沟通医生,调整患者的护理级别。主管医生立足于医护采集的信息,编制适合的治疗方案;(3)医护一体化病情讨论:在患者入院48-72小时内,医护针对术前与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以便将诊疗计划和护理措施编制出来;(4)医护一体化落实:术前开展健康宣教,医师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过程、不良反应、风险等,让患者将心理准备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72小时内进行,术后回到病房,认真讲解手术过程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防范,医护在康复过程中积极沟通交流,编制相应方案,引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提高其康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计量数据比较:手术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检查预约时间、住院天数;

护理满意度呈现: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度与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处理数据采取SPSS17.0,计量、计数以(±s)、(%)表达,校验是t、x2,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2组患者各项计量数据比较

实验组各项计量数据均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1.2组患者各项计量数据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异常结果反馈时间(h)

检查预约时间(h)

住院天数(天)

实验组

28

48.21±4.17

4.14±1.43

2.24±0.41

10.15±2.04

对比组

28

74.45±5.61

8.66±1.88

3.57±0.89

14.37±1.62

t


19.8637

10.1257

7.1821

8.572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43%)较对比组(78.57%)更高,P<0.05,见表2.

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28

18

9

1

27(96.43)

对比组

28

10

12

6

22(78.57)

X2


-

-

-

4.0816

P


-

-

-

0.0433

3讨论

医疗与护理两个专业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二者没有等级差别,只是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
    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开展高效的医护配合工作。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通过对医护合作的明确,能够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并且能够做到科学分工,让护理小组成员的互补优势得以发挥,护理人员及时告知医生观察到的患者病情状况,保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一方面,能够促进医护配合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为安全的医疗护理提供保障,进而促进护理效率的提升,最终大大提高整体的医疗护理质量,促使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医疗成本不断下降。本次研究结果也能够证实,相比于常规护理,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运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采取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效果较好,具有极高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师兵.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的效果评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0):73-74. 

[2]陈红梅,刘露,杨晓雨. 递进式护理干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1):676-679. 

[3]袁闽红,何莲. 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3):48-51,56. 

[4]黄蕾.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3,36(11):155-1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