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于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脑动脉瘤;预见性护理
正文
脑动脉瘤属于良性肿瘤,是因颅内部分动脉血管壁向外扩大所致,一旦发生破裂并出血,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疾病极易致残,并且死亡率与复发率也很高。而手术后的护理干预会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探讨向行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挑选72例行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参与实验,所有患者取自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入选条件:确诊为脑动脉瘤。排除标准:有其他重要器官障碍者;有全身免疫性疾病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51.3±4.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3-68岁,平均(50.5±3.9)岁。分析比对两组基线资料,没有突出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提供基础护理,给予心理疏导。
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
(1)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从不同层级各挑选1名护士担任组员。患者行手术后第一天,全体小组成员分析病例,确定护理治疗计划。
(2)宣传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与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包括致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促使患者与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3)开展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交流,尊重与理解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案例,以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同时,还要告知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
(4)给予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以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遵医嘱,按时检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防止因水电解质平衡被打破而引起脑血管痉挛。
(5)开展早期训练。综合患者的实际病况,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关节僵化,肌肉发生萎缩,并防止产生静脉血栓,以利于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6)管理呼吸道。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净,维持呼吸道顺畅,防止肺部出现感染。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排痰,有效咳嗽,有效管理呼吸道。结合患者的病情,实施对应治疗,如:化痰,对抗感染等,若有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的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测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测评工具选择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测评项目有:生理状况、精神状况、情感状态、社会能力[1]。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挑选SPSS21.0软件处理本次实验所获数据。以(`x±s)形式呈现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形式描述,给予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很明显。
2结果
2.1 两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n(%)]
分组 | 例数 | 脑血管发生痉挛 | 出现脑水肿 | 肺部出现感染 | 水电解发生紊乱 | 出现导管类感染 | 并发症机率 |
观察组 | 36 | 1(2.78) | 1(2.78) | 0(0.00) | 0(0.00) | 0(0.00) | 2(5.56) |
对照组 | 36 | 2(5.56) | 3(8.33) | 1(2.78) | 1(2.78) | 2(5.56) | 9(25.00) |
X2 | 5.2578 | ||||||
P | 0.0218 |
2.2 两组生活质量
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比较,没有太大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要好(P<0.05)。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对[(`x±s),分]
组别 | 例数 | 生理状况 | 精神状况 | 情感状态 | 社会能力 | ||||
护理之前 | 护理之后 | 护理之前 | 护理之后 | 护理之前 | 护理之后 | 护理之前 | 护理之后 | ||
观察组 | 36 | 39.62±4.03 | 62.88±5.07 | 31.48±3.81 | 54.19±4.45 | 32.38±4.67 | 56.81±5.06 | 22.39±2.94 | 45.48±3.04 |
对照组 | 36 | 38.96±4.42 | 59.56±4.38 | 30.63±3.55 | 50.44±4.11 | 31.35±3.39 | 52.77±4.92 | 21.95±2.51 | 42.36±2.69 |
t | 0.6621 | 2.9732 | 0.9793 | 3.7143 | 1.0709 | 3.4346 | 0.6829 | 4.6117 | |
P | 0.5101 | 0.0040 | 0.3308 | 0.0004 | 0.2879 | 0.0010 | 0.4969 | 0.0000 |
3讨论
临床上,脑动脉瘤没有突出的症状,大部分情况是患者参与体检时才被诊断出来,还有一些患者被确诊时,瘤体已经破裂出血,极大威助患者生命。所以,确诊疾病后,就要及时实施手术,并防止发生诸多并发症。相关研究指出,提前预估风险护理干预是降低脑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最高效手段[2]。
预见性护理属于超前护理手段,提前预估病情,扫除隐患风险因素,帮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以应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而确保后续顺利开展治疗与护理[3]。针对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更好应对术后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本实验,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更少,生活质量更高(P<0.05)。
综上,向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朱晓萌. 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071-1074.
[2]赵晓燕. 循证支持下的预见性护理用于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3):136-138.
[3]张小玉,魏冬华,黄少华等.预见性护理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专学报,2021,20(05):57-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