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治疗发热患者的护理进展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史东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00078

摘要

发热是指机体体温≥37.3℃,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中枢功能产生障碍时,增加产热,散热无法相应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发热现象。引起发热病因主要分为感染与非感染两类,如细菌、病毒侵袭、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可以采用中医外用疗法耳尖放血予以治疗。耳尖放血属于刺血疗法,使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放血,起到调和阴阳、气血运行、舒筋通络等作用,消退高热、鼻塞、流涕等临床不适症状。


关键词

耳尖放血治疗;发热;护理进展

正文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通常伴随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春、冬两季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人群不固定,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者器官发育未完全,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产生发热现象,加之认知能力不足,依从性较差,常规治疗方法降温治疗、补液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出现反复发作、高热不退等情况

近年来,中医外用疗法治疗发热取得显著成果。中医学认为高热是血气不通,外邪侵体导致可以采用耳尖放血治疗。耳尖放血起到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疼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等优势,与单一服用药物治疗相比,退热时间较短且不易反复。鉴于此,本文针对耳尖放血治疗发热患者相关护理研究展开综述,为治疗发热提供参考依据。

1耳尖放血治疗原理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依赖气血正常运行气血通畅,则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较强;如果血气阻塞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引起发热等疾病。放血疗法是针刺疗法,根据患者发病原因,使用三棱针或毫针刺破人体特定穴位表层血管,通过释放适量血液,达到理、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尖穴位于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中医脏腑经络学说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现代医学认为耳尖所在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起到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疼作用。当人体出现高热等现象时,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可以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消退高热、祛除病痛、提升机体免疫力。

有相关研究证实,耳尖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功能,快速缓解发热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消退高热症状见效明显促使高热患者尽早康复,临床效果显著。目前,耳尖放血治疗高热由于取穴快捷、操作方便疗效明确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2耳尖放血治疗、护理方法

2.1治疗方法

1使用适中力度按摩患者耳廓,待局部充血后,将耳部对折,寻找耳廓最高点,定位耳尖穴,选取耳尖放血点进行常规消毒。(2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或者三棱针等工具,快速点刺患者耳尖穴,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释放血液6-10滴,使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部位止血。(3操作手法遵循轻、浅、快、准原则,出血不宜过多,不可刺伤动脉,规范无菌操作,避免感染。(4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体质情况,采用一侧耳尖或双侧耳尖放血,每周1-2次,并给予患者抗感染、对症等药物治疗。杨菲等[1]选取新冠病毒感染发热患者52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井穴和耳尖放血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发热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缩短退热时间,提高退热效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2.2护理方法

1)健康教育在病区增设多媒体设施,互联网技术联合健康教育手段,利用动画宣传片演示耳尖放血治疗原理,便于患者及家属理解;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该疗法治疗优势、操作方法等内容为患者答疑解惑并提出针对性康复建议,使患者掌握放血治疗时长、频率等,提升其依从性和配合意愿。

2全面评估: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前,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记录相关临床症状,组建患者健康档案留存;如患者存在耳部炎症、损伤、感染,或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告知其不适用该治疗方法;如患者过度饥饿、疲劳、高度紧张、具有凝血功能障碍,需提醒患者遵医嘱治疗。

3无菌操作护理人员遵医嘱进行耳尖放血治疗,严格遵循耳尖放血具体操作方法、操作参数,规范无菌操作。耳尖放血治疗过程中,首先消毒治疗用具、操作人员手指和患者治疗部位,保证操作环境清洁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潜在风险因素;其次,使患者保持仰靠坐位,避免发生晕针情况,挤压耳尖局部放血时可以由耳廓周围趋向耳尖进行适度挤压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曾灿辉[2]为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将100例外感高热患者纳入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有效降低患者体温,安全性较高。

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和自身情况开展个性化护理,保持耐心友好态度与患者交流拉近双方距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消除恐惧心理障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给予其语言鼓励、拥抱等肢体安抚,或者让家属安抚好患者情绪再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哭闹、抗拒治疗等行为,保证治疗效果;如果患者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爱好等进行心理干预,巧用语言艺术,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放松,舒缓治疗压力,放血治疗后,给予患者相应奖励,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或者为患者采用放松护理、音乐护理和呼吸疗法,通过播放舒缓、轻柔音乐,患者家属按摩或拍打其背部、肩膀、面部等,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增加其主观舒适度,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症状,改善紧张情绪,促进身心放松,转移患者注意力,提升其治疗配合意愿。

5)康复指导:耳尖放血治疗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发放康复手册,提醒其适量饮水,以确保机体在高代谢情况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机体排毒,改善不适症状,加速病情康复;告知患者如果耳尖出现发红、发烫、淤血青紫等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心;如耳尖出现小血肿,应使用医用棉签按压血肿部位,血肿一般会在两天内自行消失;治疗过程中,日常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李颜宁[3]为探究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120例发热患者纳入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对急诊发热患者实行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3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学认为发热主要为阳盛发热阴虚发热,耳尖放血是中医用来泄火的治疗方法,可以清热泻火、清脑明目,治疗急性病引起的发热症状,疗效较为明确。放血适用于阳盛发热阳气盛导致气血,放血可以减少血盛血脉邪热,使机体气血、体温趋于正常,消退高热症状。耳尖放血可起到解热、消炎等效果,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退热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菲,袁思成,徐顺娟,.基于真实世界探讨井穴和耳尖放血对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体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3, 30(5):517-522.

[2]曾灿辉,郭萍,廖荣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8(5):967-972.

[3]李颜宁.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 16(4):177-1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