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触痛点局部干预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
关键词
肌筋膜触痛点局部干预治疗;慢性偏头痛;有效性;安全性
正文
慢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因素有关,慢性偏头痛还可能导致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很重要[1-2]。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减轻疼痛,有助于缓解偏头痛引起的头痛和不适。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可以直接在疼痛部位发挥止痛和消炎作用,对缓解局部疼痛有一定效果[3]。基于此,此次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肌筋膜触痛点局部干预(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的方式对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偏头痛的患者共有90例,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之中共有男27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55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8.63±5.31)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8年,平均病程持续时间为(4.29±0.48)年。对照组之中共有男30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2~57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9.62±4.18)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 1~7 年,平均病程持续时间为(4.12±0.59)年。对比2 组之中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符合慢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者。排除标准:①孕妇、哺乳期女性;②具有神经器质性病变者。③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反应的患者。④依从性差。⑤正在进行其他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由吉林市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3774,规格:0.3g*24粒)。成人,一次1粒,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由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463,规格:15g)。根据疼痛部位大小,用本品2~4克,涂于患处,并轻轻摩擦,一日3~4次,一日总量不超过30克。两组均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详细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包括: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效(与上述两点不符)等。
1.3.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采用GQOLI-74评分表评估生活质量,即: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
1.3.3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利用VAS评分表,对患者经不同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予以评估,并对相关数据予以统计评估,该量表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越好 ,反之则疼痛感强烈。
1.3.4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总分21分,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3.5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比较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次,并对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更高(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调查分析(%)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45 | 30(66.67) | 13(28.87) | 2(4.44) | 43(95.56) |
对照组 | 45 | 25(55.56) | 12(26.67) | 8(17.78) | 37(82.22) |
χ2值 | - | - | - | - | 4.050 |
P值 | - | - | - | - | 0.044 |
2.2 生活质量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详情见表3所示。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士s)
组别 | 例数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物质生活 | 社会功能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5 | 67.07±2.32 | 89.12±3.87 | 66.67±2.34 | 82.21±3.11 | 57.11±2.09 | 71.42±2.98 | 68.09±2.09 | 91.14±3.75 |
对照组 | 45 | 67.11±2.39 | 70.33±2.71 | 67.04±2.33 | 73.10±2.91 | 56.93±2.01 | 62.50±2.42 | 68.18±2.22 | 80.27±2.93 |
t值 | 0.080 | 26.679 | 0.751 | 14.348 | 0.416 | 20.305 | 0.198 | 15.322 | |
P值 | 0.936 | 0.000 | 0.454 | 0.000 | 0.678 | 0.000 | 0.8743 | 0.000 |
2.3组间患者疼痛程度调查评估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更低(P<0.05),详情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调查分析(±s)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45 | 7.22±1.25 | 3.21±1.55 |
对照组 | 45 | 7.25±1.11 | 5.19±2.27 |
T值 | - | 0.120 | 4.832 |
P值 | - | 0.904 | 0.000 |
2.4组间患者睡眠质量评估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更佳(P<0.05),详情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分析(±s)
组别 | 例数 | 日间功能 | 睡眠质量 | 入睡时间 | 睡眠时间 | 睡眠效率 |
观察组 | 45 | 1.23±0.12 | 1.01±0.11 | 1.34±0.08 | 1.43±0.18 | 1.27±0.12 |
对照组 | 45 | 1.87±0.22 | 1.72±0.23 | 1.79±0.24 | 1.95±0.52 | 1.54±0.16 |
T值 | - | 17.131 | 18.681 | 11.932 | 6.339 | 9.056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5 头痛发作次数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发作次数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分析(±s)
组别 | 例数 | 发作次数(次/月)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5 | 21.25±3.43 | 6.01±1.65 |
对照组 | 45 | 21.24±3.41 | 10.37±2.94 |
t值 | - | 0.013 | 8.675 |
P值 | - | 0.989 | 0.000 |
3讨论
慢性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基因、神经系统和环境因素。一般认为,慢性偏头痛与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有关,可能与血管扩张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慢性偏头痛的症状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和呕吐、光、声敏感、头晕、视觉异常等。如果患者患有慢性偏头痛但延迟就医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4]。针对这一病症,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其中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联合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结合了口服和局部两种治疗手段,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缓解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联合治疗,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同时发挥作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口服途径可以迅速达到全身吸收,对全身炎症和疼痛起到抑制作用;而双氯芬酸钠凝胶则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通过局部渗透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在全身和局部多个层面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都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镇痛、消炎、退烧等作用。它们在治疗偏头痛时可以相互协同,增强镇痛效果[5]。口服布洛芬可以通过全身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而局部外用双氯芬酸凝胶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加速局部疼痛的缓解。两者结合使用,可以相辅相成,提高治疗效果。布洛芬和双氯芬酸是常用的止痛药,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肾脏损伤等。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降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风险。同时,局部外用凝胶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总量,降低全身吸收导致的系统性副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能有效减轻头痛、头晕和恶心等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可以通过皮肤渗透作用迅速进入痛点,起到镇痛和消炎作用,加速疼痛缓解。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在口服和局部外用两个层面同时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感到头痛减轻、身体舒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疼痛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具有消炎镇痛和退热作用,可减轻偏头痛引起的疼痛感。双氯芬酸钠凝胶则是一种局部外用药物,能够在局部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的联合治疗,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挥作用,从而综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布洛芬通过口服途径能够在全身范围内发挥作用,而双氯芬酸钠凝胶则能够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加速局部的止痛和消炎效果。这种联合治疗能够更全面地干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减轻偏头痛带来的疼痛感。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和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其原因:布洛芬缓释胶囊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可缓解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双氯芬酸钠凝胶则可通过局部外用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头痛和颈部不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口服和局部外用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布洛芬缓释胶囊可以通过系统性作用减轻全身症状,而双氯芬酸钠凝胶则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从而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肌筋膜触痛点局部干预(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用)治疗慢性偏头痛中,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罗红强,郭文筠,钟慧球. 鱼腰穴隔姜灸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1):67-69.
[2] 郭俊伟. 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偏头痛可行性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1):112-113.
[3] 侯宝山,李国宝,褚会娟,等. 耳穴压豆法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用于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27):99-100.
[4] 王富德. 盐酸氟桂利嗪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 大医生,2020,5(14):93-95.
[5] 李晨晨,侯金萍. 滋阴清肝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临床观察[J]. 健|康必读,2020(21):183.
[6] 魏璞,郝振华. 滋阴清肝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19(9):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