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管理模式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竹林

赫章县七家湾街道金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金字塔管理模式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评价该模式对改善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某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和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纳了金字塔的管理策略,这包括了个性化的护理、家庭的支援、社交技巧的培训以及社区的持续干预。对比2组症状改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上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观察组依从性达92%,而对照组为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金字塔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重症精神病患者症状、增加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显着。


关键词

金字塔管理模式;重症精神病;治疗依从性

正文


前言重症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疾病复杂,症状多变和复发率高,常面临着住院时间长和后续康复管理困难等问题。传统治疗模式通常注重药物对症状的控制,忽略患者整体康复需求和社会功能恢复。所以探索出一套能全面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金字塔管理模式由于具有层次化和系统化管理的特征而逐渐受到临床应用的关注。该模式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管理策略,充分涵盖患者医疗,护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社区康复多个层面,有利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常规治疗模式和金字塔管理模式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11月至202312月期间在某乡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1) 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2) 年龄在1865岁之间;(3) 既往至少有一次住院治疗经历且病程超过1年;(4) 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1)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者;(2) 近期接受过其他精神病学研究的患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2.5±11.8)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3.1±12.0)岁,病程(6.2±3.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1.8±11.6)岁,病程(6.5±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临床治疗上,设立对照组旨在对比新疗法或者干预措施和现行标准治疗的不同。对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对照组一般采用传统治疗模式进行治疗,该模式突出药物治疗,基础护理以及基础心理支持等方面。就药物治疗而言,医生根据病人具体病症及个体差异选用适当抗精神病药物。以奥氮平为例,奥氮平作为常用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减轻病人阳性及阴性症状。治疗通常从较低剂量开始,比如10 mg/d,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逐步调整剂量,直至达到20 mg/d。利培酮和氯氮平都是经常使用的药品,利培酮的初始剂量通常是2 mg/d,但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的变化,这个剂量可以逐步增加到6 mg/d;氯氮平的初始剂量是25 mg/d,但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剂量可以调整到300-600 mg/d,以确保病人能够接受到高效的治疗。对照组病人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一系列基础护理,其目的是保证病人基本生活需求获得满足并处于安全环境。基础护理是指但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的护理,饮食管理和个人卫生的保持。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严密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及行为表现,对生命体征进行经常性监测,以保证病人按时用药,同时做好必要的安全管理,为了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自伤和害人。心理辅导对对照组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可能没有对实验组更深入更系统。心理辅导旨在促使患者维持积极治疗态度、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供一定应对策略,以缓解其焦虑紧张心理。心理辅导可包括单纯的沟通技巧训练,情绪管理指导,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病人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迎接来自疾病的挑战。尽管对照组的治疗模式已经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和缓解,但它通常缺乏更为系统和个性化的跟踪管理。这就决定了治疗期间病人的发展与改变不一定能被连续地、深入地评价,因而有可能错过了治疗方案进一步优化的良机。所以,虽然对照组治疗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保持患者病情平稳,但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金字塔管理模式进行常规治疗。此模式分4个层面进行管理:(1)基础护理层面:包括基础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等,同对照组。药物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奥氮平,利培酮或者氯氮平用量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但是更加重视对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用药方案的适时调整。(2)个性化护理层次: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情感支持,饮食管理,睡眠管理。通过深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例如利用定期的心理评估工具,如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或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衡量患者的情绪波动。(3)在家庭支持层次上:增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并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向家属传授正确对待患者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的方法,给予情感支持以及在现实中给予帮助等。通过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制定合适的家庭干预措施,例如帮助家属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4)社区的跟踪干预措施包括:在病人出院之后,持续地通过社区医疗设施对其进行周期性的管理,这其中也涵盖了每月一次的社区访问、电话随访和心理辅导对病人病情稳定性进行评价,发现复发迹象及时处理。通过社区康复的支持网络帮助病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并降低社会孤立感。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择以下指标来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ANSS用于评估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3项评分。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来评价金字塔管理模式改善症状的作用。(2)治疗依从性方面:采用自制依从性问卷和病人家属反馈对2组病人全程按时用药和配合治疗进行评价。依从性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用药依从性,预约随访参与程度,是否符合每日护理建议。(3)复发率是指患者在出院后的第一年内,由于病情的复发而需要重新入院的比率。通过比较2组复发率评价金字塔管理模式对防止复发的作用。(4)为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我们采用了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包括病人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情况。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SDSS评分评价金字塔管理模式恢复社会功能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具体的统计分析中,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t检验,确定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性;然后,利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评估金字塔管理模式在不同维度的综合效果;最后,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评估各个因素对患者总体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相关性分析评估PANSS评分、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以PANSS评分作为因变量,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自变量对症状改善的贡献率。分析中严格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结果

2.1 PANSS评分变化

两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1PANSS评分变化对比表

组别

对照组 (n=50)

观察组 (n=50)

阳性症状评分前(x̄±s

78.6±8.2

79.1±8.0

阳性症状评分后(x̄±s

65.4±7.1

54.7±6.4

t

2.56

4.72

P

0.013

<0.001

阴性症状评分前(x̄±s

72.3±7.8

73.5±7.5

阴性症状评分后(x̄±s

64.1±7.3

57.2±6.9

t

2.18

3.85

P

0.034

<0.001

2.2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的高依从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金字塔管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有显著效果,如表2所示。

2:治疗依从性对比表

组别

对照组 (n=50)

观察组 (n=50)

高依从性 (%)

26 (52%)

37 (74%)

中等依从性 (%)

12 (24%)

9 (18%)

低依从性 (%)

12 (24%)

4 (8%)

t

5.78

6.83

P

0.016

0.009

2.3 复发率

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金字塔管理模式在预防复发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表3所示。

3:复发率对比表

组别

对照组 (n=50)

观察组 (n=50)

出院后1年内复发人数

14

6

出院后1年内未复发人数

36

44

复发率 (%)

28%

12%

t

4.92

5.34

P

0.027

0.021

2.4 社会功能恢复

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恢复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金字塔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如表4所示。

4:社会功能恢复对比表

组别

对照组 (n=50)

观察组 (n=50)

治疗前SDSS评分 (x̄±s)

45.2±5.7

46.1±5.5

治疗后SDSS评分 (x̄±s)

39.8±4.9

33.7±4.4

t

2.92

5.12

P

0.004

<0.001

3 讨论

在精神病学领域,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方面。本研究通过对重症精神病患者实施金字塔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在临床上的运用效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金字塔管理模式较常规治疗模式在诸多方面都有显着改善。金字塔管理模式以个性化护理措施,综合家庭支持和社区跟踪管理等方式对患者症状表现进行有效改善。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下降,尤以阴性症状改善最为明显,说明此模式能较好地促进病人情绪稳定及精神状态康复。从治疗依从性来看,金字塔管理模式以定期心理辅导、家庭支持等多层次干预措施显著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依从性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依从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长期恢复非常重要。另外研究发现金字塔管理模式明显降低病人复发率。统计复发率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社区跟踪干预及家庭支持可有效防止患者复发。最后从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来看,观察组SDSS评分表明金字塔管理模式既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又促进社会交往能力康复。

参考文献

[1]黄荣.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对重症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5):142-144.

[2]陈泽群,黄菊娟,姜建茂,曹允贞,陈泽英,吴广兵.金字塔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1):152-154+158.

[3]覃学军.医院金字塔管理模式与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结合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1):42-43+46.

[4]宋威.金字塔管理模式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7):187-189.

[5]靳瑜,马慧珍,窦丽亚.金字塔式分层滚动照护模式在糖尿病足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3):10-13.

[6]吴昱德,张中良,朱子奇.“金字塔+地图”模式促进营销稽查精益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05):49-51.

[7]许景景,成灵英.老年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73-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