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风险防范式护理;人文护理;病毒性肝炎;护理效果;分析研究
正文
前言: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由于病毒类型不同,所以疾病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疾病种类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预后等都不相同,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症状会不断加重,最终会引发严重肝功能衰竭以及代谢功能异常。正是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且治疗难度较大,所以为了促进患者疾病痊愈和预防传播,也应为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以往为该类患者实施的护理服务缺乏个体化关怀,进而导致护理措施不能完全贴合患者个体需求。在护理服务落实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深度不足,也缺乏足够的预见和防范措施,所以应用中对防止不良事件发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风险防范式护理是一种通过预防和减少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核心目标的护理模式,将其与人文护理联合硬要能够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也能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应用中能够实现患者病症改善,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范围:2023年2月~2024年2月,研究对象数量:60人。纳入对照组患者数量:30人,男性患者数量:15人,女性患者数量:15人,该组最小年龄数据:25周岁,最大年龄数据:60周岁,得出平均年龄(40.12±2.12)岁。纳入观察组患者数量:30人,男性患者数量:16人,女性患者数量:14人,该组最小年龄数据:24周岁,最大年龄数据:61周岁,得出平均年龄(41.24±2.05)岁。经分析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并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年龄>18岁。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告知患者多种注意事项以及为其实施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健康指导。
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组建护理团队
首先,会成立相应的护理小组,组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组成。组建完成之后会定期对其进行风险防范知识以及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来提升相应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能力。
(二)护理计划制定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会对其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了解来评估患者后续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疾病相关风险、治疗相关风险以及自身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患者风险等级和对每个风险点制定具体的防范策略。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那么为低风险。患者病情是时有波动,有轻度肝纤维化,治疗依从性一般,那么为中风险。患者病情严重,精神状态差、出现明显并发症,那么为高风险。此外,护理人员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护理服务落实中会根据监控以及评估结果,及时对风险防范计划以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三)风险防范护理实施
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如果出现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心理状况的概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除了会密切监测其生命指标,也会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问题制定预防措施以及紧急应对预案。其次,对于中风险和高风险患者,护理人员也会加强对其巡视,巡视过程中会对其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该情况下也会为其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是讲解病毒性肺炎病因、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患者认知。此外,护理人员也会详细向患者说明药物作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服药期间,护理人员也会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此能及时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
(四)人文护理措施
第一,充分尊重患者意愿。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会为其制定饮食计划,主要是通过合理饮食提升机体免疫力。在护理计划制定过程中,会考虑患者疾病情况,也会询问患者喜好,以此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第二,个体化关怀。不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素质不同,所以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时,会对患者个人需求以及特殊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患者行动不便,那么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会为其提供便利设施。如果患者睡眠质量较差,那么会在护理服务落实中为其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第三。心理护理。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在疾病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为了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除了会详细讲解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也会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情绪,在患者倾诉后会给予其同情、理解和安慰,以此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另外,护理人员也会融入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最后,护理人员会与患者家属沟通,让他们给予患者较多的关爱和支持,以此让其在温暖氛围中积极面对疾病[1]。
1.3 观察指标
1.3.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主要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前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指数越优说明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越好。
1.3.2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获得相应数据,主要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方面进行对比,每个维度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措施效果越好。
1.3.3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不良事件包括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恶化,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措施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结果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来进行处理,处理的主要内容有两种,分别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处理计数资料时要用例数和百分比来表示,其组间使用X2检验,处理计量资料时要用(`x±s)标准差表示,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最后结果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对比表一数据可以得知,两组患者护理前肝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谷丙转氨酶 | 谷草转氨酶 | 前白蛋白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 | 65.49±2.12 | 44.01±1.08 | 71.52±0.18 | 46.22±4.91 | 160.02±1.28 | 260.25±13.32 |
观察组 | 30 | 66.25±2.57 | 35.56±1.58 | 71.25±0.67 | 40.58±5.12 | 160.22±1.97 | 304.58±17.65 |
t值 | 0.558 | 9.617 | 0.517 | 10.687 | 0.518 | 9.886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对比
对比表二数据可以得知,从多个方面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物质生活 |
对照组 | 30 | 75.12±2.28 | 76.58±1.22 | 74.55±1.61 | 75.16±0.68 |
观察组 | 30 | 86.56±2.28 | 85.56±2.57 | 84.06±1.66 | 84.56±2.01 |
t值 | 10.058 | 9.112 | 9.217 | 10.557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
对比表三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并发症 | 药物不良反应 | 肝功能恶化 | 发生率 |
对照组 | 30 | 4 | 2 | 1 | 23.33% |
观察组 | 30 | 2 | 1 | 0 | 10% |
X2值 | 10.043 | ||||
P值 | <0.05 |
3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患有该疾病时患者生理方面会表现出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下降、营养状态不佳的情况[2]。由于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长期治疗中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正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生理心理状态都较差,所以为了促进其身体康复,应通过护理服务落实改善其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以往临床上为病毒性肝炎实施的常规护理,忽略了患者心理方面的关注,当患者心理状态较差时,在不良情绪影响下会降低其治疗积极性,所以应用中起到的护理效果不佳。由于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不足,所以就对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进行了应用。
通过本身研究可以得知,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其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能够起到较好护理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护理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此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并通过了解的内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另外,护理人员会针对患者实际心理状况来进行心理疏导。当患者心理状况有所缓解时,就能通过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促进身体自我修复,并实现肝功能的有效改善。第二,风险防范式护理方式应用中会通过评估了解患者后续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而提前落实预防措施,以此能够最大程度防止不良问题发生,并减少患者由于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痛苦。心理状况与患者生理状况有着直接联系,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中,会由于应激反应提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4]。而通过人文关怀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时,就能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血压升高,因此能降低多种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应用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能实现其肝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5~8]。
参考文献
[1]付聪. 健康教育结合优质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4, 41 (02): 215-216.
[2]谷华丽,徐瑞峰,吴玉卓,等.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4, 36 (01): 169-172.
[3]杨相依. 多维度心理护理在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 (24): 177-180.
[4]董爱玲,辛海艳,吕梦. 人文关怀护理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12): 41-44.
[5]蔡秋凤,李梅梅,杨小妹.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预中对其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J]. 中外医疗, 2023, 42 (33): 120-123.
[6]郭慧,陈小丽.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PRECEDE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31): 78-82.
[7]李婵. 家属协同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10): 107-109.
[8]韩文静. 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 37 (12): 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