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后凸畸形
正文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骨质疏松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1]。而且,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的体质相对较差,且合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若接受治疗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从而降低疗效,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科学、高效的护理至关重要。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在进行脊柱微创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只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不适合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2]。而快速康复护理作为更全面化的医疗理念,是根据医学依据,在围手术期实施多元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康复期间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身体机能,缩短住院时间[3]。故本次研究分析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患者围术期康复期间的恢复效果,以期改善话只能喝的预后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4月-2024年4月为研究起止,共选取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6岁,均值(72.78±3.21)岁。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2-85岁,均值(72.32±3.04)岁。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诊断标准,伴后凸畸形;(2)经保守治疗无效;(3)资料信息齐全;(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因肿瘤、结核等病理性骨折导致的后凸畸形;(2)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3)恶性肿瘤;(4)依从性差,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按照治疗流程,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术后按医嘱加强干预。
1.2.2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理念。(1)术前:强化术前的心理干预,通过科学、高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促进患者的恢复。术前2d,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为了保障手术治疗的有序进行,患者必须在术后6个小时内禁食、禁水。(2)术后:饮食管理方面,术后2小时内,患者清醒且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下,可为患者间断性的提供少量温水,指导患者进行吞咽练习;3-4小时可以进食清淡的流食,6小时后,可以进食容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若患者无任何异常,就可进食普食。②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小时,可在床上指导患者开展肢体肌肉和关节活动练习,包括伸屈和直腿抬高练习;术后4小时开展抗阻力伸膝训练,增强患者的肌力;在手术24-48小时内,可按照医嘱为患者佩戴支具,协助患者开展简单的床下活动,注意告知患者不可久坐、久站、弯腰;对于无法下床活动的患者,可以开展轴线翻身、直腿抬高等练习,以此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告知患者家属注意防止出现坠床的情况;术后3个月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和负重活动。③术后止痛的护理:按 VAS评分进行适当的止痛干预,疼痛较轻的,选择冰敷、转移注意等方式止痛;严重的,可按照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3 指标观察
①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总分50分,分数越高,患者功能障碍问题越严重;②采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估,总分10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s)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ODI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ODI与V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ODI评分与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ODI评分 | VA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 | 64.26±4.14 | 48.58±3.45 | 6.36±1.48 | 4.45±0.71 |
实验组 | 30 | 65.45±4.31 | 35.52±3.16 | 6.52±1.43 | 2.39±0.68 |
t | - | 1.091 | 15.289 | 0.426 | 11.477 |
P | - | 0.279 | 0.000 | 0.672 | 0.000 |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作为全新的护理方式,是指结合临床治疗流程,从多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患者为核心,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标,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4]。本次研究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围术期治疗中,对比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与常规护理的优缺点,结果发现护理后,两组实验组ODI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理念更利于患者的康复,这是由于在术前的心理疏导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沟通交流,可使得患者的心理变化得以关注与掌握,同时,还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摆脱消极的心态与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恢复[5]。在进行术后的快速康复护理时,改变了传统术后6小时禁水、禁食的观念,而是主张术后患者可尽早恢复饮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并有效地保护胃肠道,有效预防不良并发症,还可以在患者康复早期补充营养,加速患者的康复。在此基础上,还采取了早期功能训练,包括术后2小时被动锻炼,术后4小时抗阻力训练,24-48小时穿戴支具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也可以为床下运动奠定基础[6]。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理念适合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中,利于患者止痛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叶城晨,陈雪玲,游健荣,等.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4,31(5):62-65+69.
[2]赵亚荣,王秀玲,张莹莹,等.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术后恢复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3(3):403-406.
[3]吴运娟,邓雯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预防性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2):166-168.
[4]何晓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23,(24):123-125.
[5]张秋梅,黄海花,朱爱凤.快速康复护理在脊柱外科骨折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宜春学院学报,2023,45(9):83-87.
[6]张燕丹.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2):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