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心悸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赵登梅

泰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23病区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心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80例心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较参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心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其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能够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干预的作用。


关键词

心悸;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综合护理;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

正文


心悸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患者在发病后会感受到心跳剧烈,并伴有焦虑不安的症状,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随着我国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高,导致心悸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显著提高[2]。针对该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可以较好地取得病情控制效果,在安全性上有着明显地优势,但是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才可以保障治疗的有序进行[3]。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心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120241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80例心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为21到85岁,均龄为(58.82±16.25)岁;病程为3个月-11年,平均(6.62±1.61)年。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为21到85岁,均龄为(58.82±16.25)岁;病程为1个月-12年,平均(6.85±1.55)年。常规资料对比未见差异P>0.05)。

纳入标准:(1能够明显感到心跳增强、心跳加速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闷气短、晕厥以及乏力等症状;(2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在21-85岁之间;(4意识清晰,可以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1合并有精神疾病;(2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3合并有传染性疾病;(4中途脱离研究或转院;(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贴敷使用的药物包括檀香、降香、三七和冰片,按一定比例打成粉使用,贴敷的穴位包括双心俞,膻中,双内关,极泉穴。每天对患者贴敷治疗1次,每次持续时间为4-6小时。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口头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具体内容为:(1)指导患者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优化其生活环境,保障其生活质量。同时,需要告知患者能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保障其康复效果。尤其是在进出患者病房时,需要动作轻柔,避免产生噪音。(2)科学为患者搭配饮食,需要提供其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食物,包括牛奶、红枣、桂圆等,告知患者不可以进食刺激性的食物与饮品。同时,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其能量供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3)在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前,需要告知其穴位贴敷的优点与作用,使其能够知晓具体的治疗流程,使其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进行穴位贴敷的过程中,需要同步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促使其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需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分析与判断其心理状态,确认其是否存在负面情绪,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1.3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根据其具体表现,评估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为:依从:可以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活动,严格遵守医嘱,未出现抵触情绪;比较依从:能够在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督促下配合治疗,偶尔会出现不遵医嘱行为;不依从:对治疗活动有抵触情绪,未能严格遵守医嘱。同时,在完成护理后,利用我院自制百分制调查表,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判断标准为:满意:80分以上;比较满意:60-80分之间;不满意: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护理依从性对比[n/(%)]

组别

n

依从

比较依从

依从

依从

研究

40

2357.50

1435.00

37.50

3792.50

参照

40

1742.50

1230.00

1122.50

2977.50

 

/

/

/

/

5.541

P

/

/

/

/

0.018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

研究

40

2562.50

1435.00

12.50

3997.50

参照

40

1947.50

1332.50

820.00

3280.00

 

/

/

/

/

6.134

P

/

/

/

/

0.013

3  讨论

心悸病的发生与各种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中医对该病有着很深的认识,通过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相较于西药治疗,不仅安全性更好,还有长期调理的功效,可以使药物经患者的穴位,直接吸收到体内避免患者出现全身药物副反应,从而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更好地缓解其病情[4]

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休息,改善其睡眠质量,减轻心悸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能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障患者的饮食合理性,避免对其病情造成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加快其病情康复速度[5]。并且,可以对患者采取详细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掌握中药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及其在心悸治疗中的重要性,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保障治疗的有序进行[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较参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心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其治疗效果。同时,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更为认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干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秀萍, 黄琪茜, 蒋梦兰.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19): 165-167.

[2]杨官苗. 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衰病人中的应用经验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21, 9 (01): 94-96.

[3]侯伟, 祝宪庭, 马家国, .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治疗围绝经期心悸的临床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 2023, 32 (03): 286-289.

[4]曲桂稣. 中医优质护理干预对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2, 39 (05): 606-607.

[5]梁晓娜.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症状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 37 (02): 177-179.

[6]陈晓冬, 修英. 耳穴压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心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 2021, 36 (01): 140-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