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评估
正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physical signs, electrocardiogram, blood lipids,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hysical signs, electrocardiogram, blood lipids,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bu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92%, while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76%.
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igns and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evaluation
一、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危害极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传统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虽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2)未接受过中西医结合治疗;3)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5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
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手段结合西药治疗。西医药物方案为:利血平、阿司匹林等西药。
西医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西药治疗,西药方案与中西医结合组相同。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征、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并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治疗效果的评估采用以下标准:治愈:症状消失,体征、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指标有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减轻,体征、指标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0.05。
三、结果
3.1 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组别 | 性别 | 年龄(岁) | 病程(年) |
中西医结合组 | 男性27例,女性23例 | 53.2±6.8 | 6.7±2.3 |
西医组 | 男性28例,女性22例 | 54.1±7.2 | 6.9±2.1 |
3.2 治疗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治愈9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8%;西医组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中西医结合组 | 9 | 30 | 10 | 1 | 78% |
西医组 | 6 | 18 | 20 | 6 | 88% |
3.3 治疗指标改变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体数据见表3;西医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空腹血糖无明显改善(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3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指标改变比较
指标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异 | t值 | P值 |
收缩压(mmHg) | 160.2±10.3 | 132.6±8.9 | -27.6±7.6 | -5.9 | 0.001 |
舒张压(mmHg) | 96.3±7.2 | 80.4±6.3 | -15.9±4.3 | -4.7 | 0.003 |
总胆固醇(mmol/L) | 5.6±0.8 | 4.2±0.7 | -1.4±0.4 | -4.5 | 0.004 |
甘油三酯(mmol/L) | 2.3±0.4 | 1.7±0.3 | -0.6±0.2 | -4.4 | 0.005 |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 3.2±0.5 | 2.1±0.4 | -1.1±0.3 | -5.5 | 0.001 |
空腹血糖(mmol/L) | 7.2±1.2 | 6.5±0.9 | -0.7±0.2 | -2.5 | 0.045 |
表4 西医组治疗指标改变比较
指标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异 | t值 | P值 |
收缩压(mmHg) | 158.4±11.2 | 135.2±9.4 | -23.2±8.3 | -4.4 | 0.009 |
舒张压(mmHg) | 97.5±7.8 | 81.3±6.1 | -16.2±5.5 | -3.9 | 0.019 |
总胆固醇(mmol/L) | 5.8±0.9 | 4.4±0.6 | -1.4±0.5 | -3.6 | 0.029 |
甘油三酯(mmol/L) | 2.2±0.3 | 1.8±0.2 | -0.4±0.1 | -3.5 | 0.031 |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 3.4±0.6 | 2.4±0.4 | -1.0±0.3 | -4.0 | 0.015 |
空腹血糖(mmol/L) | 7.1±1.1 | 7.0±0.9 | -0.1±0.2 | -0.5 | 0.631 |
注:差异表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量,t值为两组差异的t检验值,P值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的P值。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西医组各项指标亦均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均不如中西医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能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表现出对患者的多方面保健作用。
四、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病因复杂、病程漫长,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控制血压、心率和血脂等生理指标,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是,长期使用西药有很多副作用,如嗜睡、乏力、肝肾损害等,而且药效逐渐减弱,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5]
相比之下,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常用的药物有黄芪、丹参、枸杞、山楂等,这些药物具有调节血压、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发挥中西医的优点,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拔罐、刮痧等手段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疏通经络,达到调节心血管功能的目的。而西医则可以控制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血脂等,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我们还观察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功能、心肌损伤、炎症反应等方面。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调节任何一个部位的功能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西医虽然也认为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联系,但是更强调针对性治疗,即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的“整体观念”能够对西医的治疗起到补充和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功能、心肌损伤、炎症反应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达到调节心血管功能的目的,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鲍立娟,陈宏,陈雪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传统医药杂志,2019,60(19):1682-1684.
2.王霞,杨洁,李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传统医药杂志,2021,61(2):143-146.
3.周超,王帅,卢旭.中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内科学杂志,2017,56(8):949-955.
4.王岩,张欣,刘强.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J].中华传统医药杂志,2016,57(16):1406-1408.
[5]毛利华. (2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成都中医药大学).
[6]刘学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随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7):2.
[7]陈大钦.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急性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 求医问药(下半月)(9期), 399-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