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文丘里装置;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
正文
人工气道属于临床常见治疗措施,其可帮助患者进行有效气体交换,保证气道通畅,提高其呼吸质量。医护人员需要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建立气体通道,其不仅可以维持呼吸道的畅通状态,还可保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为气道治疗提供条件。在临床危重患者抢救中,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其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操作。呼吸道表面存在大量的分泌液和纤毛,具有温暖、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保护人体呼吸器官。但建立人工气道的脱机患者容易因上呼吸道缺少加温湿化功能,导致低温、干燥氧气进入人体,减弱呼吸道内纤毛活动。因呼吸道粘膜逐渐变得干燥,使患者无法正常进行呼吸道排出分泌物。若无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措施容易引发肺部疾病,严重将威胁其生命健康。多数医学专家认为:科学、有效的温湿化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关键,其有利用气道加湿,降低水分丢失,最大化排泄分泌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1]。为了优化患者的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院将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接收的150例人工气道湿化危重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接收的150例人工气道湿化危重患者,根据患者治疗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甲组(75例)与乙组(75例)。甲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42-83岁,平均(67.95±3.38)岁。乙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44-81岁,平均(68.12±2.41)岁。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人标准:①基本信息完整,生命体征正常;②构建人工气道前,未出现呼吸道感染;③认知清晰,知晓本研究详细内容并愿加入;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较差,认知混乱,无法正常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②构建人工气道前出现呼吸道感染[2];
1.3方法
掌握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乙组采取常规湿化供氧装置,甲组采取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内容如下:
1.3.1常规湿化供氧装置
医护人员需要将生理盐水滴入患者的气道内,其滴注速度可控制在2-5ml/h。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检查其痰液状况,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1.3.2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
医护人员需要将吸氧装置与文丘里面罩相互连接,合理调整吸氧浓度并连接主动加温湿化器。根据其通气顺序将呼吸机管道吸入支、Y型接头进行相互连接,后与人工气道相互连接。通过文丘里氧射流机理使氧气流入主动加温湿化器内,并对其进行加温加湿。
1.4观察指标
1.4.1两组患者湿化效果评定
医护人员需观察患者湿化情况、呼吸状态等对其进行湿化效果评定,可将其分为湿化满意、过度湿化以及湿化不足。湿化满意:患者的痰液处于稀薄情况,可进行正常的引流或吸出,维持呼吸通畅。过度湿化:患者的痰液呈现稀薄过度现象,痰鸣音较多,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引出操作;湿化不足:患者的痰液呈现粘稠状态,无法正常进行吸出或咳出,出现干鸣音,容易出现呼吸困难[3];
1.4.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检查其是否出现干咳、痰痂、肺部感染、气道粘膜出血等不反应,统计其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并发症发生率[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对比
甲组患者湿化满意例数明显高于乙组,其过度湿化例数明显低于乙组。甲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湿化满意 | 过度湿化 | 湿化不足 |
甲组 | 75 | 57(76.00%) | 14(18.67%) | 4(5.33%) |
乙组 | 75 | 37(49.33%) | 29(38.67%) | 9(27.27%) |
X²值 | - | 10.286 | 6.389 | 1.347 |
P值 | - | 0.001 | 0.011 | 0.245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3%,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干咳 | 痰痂 | 肺部感染 | 气道粘膜出血 | 发生率 |
甲组 | 75 | 1 | 1 | 2 | 0 | 5.33% |
乙组 | 75 | 5 | 4 | 3 | 3 | 20.00% |
X²值 | - | - | - | - | - | 6.026 |
P值 | - | - | - | - | - | 0.014 |
3讨论
呼吸道在人体呼吸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调节气道阻力,具有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的效果,可保障人体呼吸通畅。当外界的空气想要进入人体内,呼吸道便是其必经之路,其可保障气体正常进出,可使患者正常呼吸。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人工气道也逐渐应用于危急重症救治,并且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医护人员的认可与关注。人工气道可维持患者进行正常呼吸,为气道引流、机械通气提供关键作用。但若处理不当,容易影响气道分泌物黏稠与纤毛运动,引发干咳、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其不仅会提高患者住院感染率,还将增加医疗负担与经济压力,降低其治疗效果[5]。气道湿化属于人工气道的关键部分,其可保障呼吸道的温湿度,使其进行有效分泌黏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文丘里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可调节患者吸入氧的浓度,使其与主动加温湿化进行相互连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温湿化效果。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湿化应用中,患者因呼吸道自身湿化防御能力遭受破坏,导致其无法提供湿化防御。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便可对此提供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可通过加热底座将湿化液进行加温处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湿化气体[6]。根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甲组应用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后,其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0.05)。可见,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可满足危重患者的治疗需求,为其提供恒定温、湿度100%的湿化气体,优化其湿化效果。常规湿化治疗在危重患者应用中效果一般,特别是重症感染、痰液粘稠吸入性肺炎患者,并且氧气流量越高将导致湿化效果不断下降。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可提高氧气温化与湿化程度,使其痰液呈稀薄状态,降低呼吸道干燥、不适等发生率,提高纤毛运动的应用效果,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同时,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不仅可以管控气道内温度,还可提升加温加湿成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肺部感染。通过氧射流产生的负压稀释氧气,满足患者吸气流速,促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文丘里装置改良主动加温湿化供氧装置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湿化应用中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恒定温、湿度100%的湿化气体,优化其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肺部感染,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萌萌,姜利,王楠,等.不同主动湿化方式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4):459-462.
[2]王治敏.浅谈文丘里装置连接主动加温湿化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1(4):41-42.
[3]邓秋霞,李虹彦,昝涛,等.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病人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2022,12(007):046.
[4]陈红花,汪娟,张荣琴,等.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临床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1(3):26-28.
[5]王娜,崔丽,李欣,等.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应用于神经重症人工气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23,58(8):919-922.
[6]罗丽秋梁建爱辛款强.持续性加温湿化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4):7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