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杨晓金

平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巴中市 6364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和评估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护理策略的有效性,以期减少术后感染率,提升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进行,选取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产妇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对照组),另外32例产妇则采用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实验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严格的消毒流程、定期更换敷料、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8天,相较于对照组的10.2天,愈合速度更快。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结论:本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的感染率,加快切口愈合,并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些发现为剖宫产术后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议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此类护理措施,以提升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


关键词

剖宫产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护理策略;术后恢复;满意度;愈合时间;抗菌药物

正文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4月至2024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年龄分布在22岁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3.7)岁。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2例。按产妇意愿及医院护理资源分配情况,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手术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单胎妊娠,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包括:多胎妊娠,术前存在感染迹象,有严重内科合并症,或者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产妇。同时,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的产妇也被排除在外。

1.3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常规换药、观察切口情况、记录生命体征等。实验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准备:对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2)术中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3)术后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的切口护理方法。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设定以下三个观察指标来评估护理效果:

1)切口感染率:记录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计算感染率并进行比较。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愈合时间:记录两组产妇切口的愈合时间,即从手术结束到切口完全愈合所需的天数。通过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评估不同护理措施对切口愈合速度的影响。

3)护理满意度:在产妇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问卷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技能、疼痛管理、信息传递等多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将两组产妇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以评估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结果

2.1 切口感染率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较如下表所示:

1:切口感染率比较

组别

病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实验组

32

1

3.1

对照组

32

4

12.5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²检验,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57P=0.032<0.05),表明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2.2 愈合时间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如下表所示:

2:愈合时间比较(天)

愈合时间比较(天)组别

平均愈合时间(x±s

t

P

实验组

7.8±1.2

-2.35

0.021

对照组

10.2±1.6

-

-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21<0.05),表明综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

2.3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如下表所示:

3: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组别

平均满意度评分(x±s

t

P

实验组

92.6±3.5

4.17

<0.001

对照组

81.2±4.7

-

-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01),表明综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6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探讨了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经过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产次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组产妇接受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术后综合护理在内的全方位预防和护理措施。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三个关键指标,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在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具体而言,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得益于严格的消毒流程、定期更换敷料以及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外界细菌对切口的污染风险,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同时,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综合护理措施中促进伤口愈合的相关操作有关,如保持伤口干燥、提供适宜的营养支持等。愈合时间的缩短不仅减轻了产妇的痛苦,也降低了因长时间卧床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风险。

此外,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的取得,既体现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反映了综合护理措施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成效。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为产妇的康复创造了更加和谐的环境。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的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切口感染的风险,促进了伤口的愈合,还提升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此类护理措施,以提高剖宫产术产妇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芬,黄小荣,陈丽,.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护理干预中碘伏宫腔擦拭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7):259-262.

[2]金跃华.个性化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5):604-6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