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骨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意义
摘要
关键词
骨结核;前瞻性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
正文
本研究意在分析前瞻性护理、健康教育于骨结核患者中的协同作用,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科100例确诊为骨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均明确诊断,符合《骨科骨与关节结核规范诊疗指南》中相关判定标准,并参考红-蓝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划分至A组、B组各50例。A组:男女比例30:20,年龄(48.05±3.13)岁,病程(8.73±0.61)个月;B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48.17±3.05)岁,病程(9.01±0.68)个月。以上数值经t检验系统分析,组间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为2组患者拟定抗结核治疗计划,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而B组患者医疗活动中,需尤为注重健康教育及前瞻性护理计划,措施如下:
①患者入科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在护理程序的引导下完成护理评估,意在识别其医疗活动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因素,并了解其本人针对骨结核的了解程度,以及患病后的内心感受。在病区健教专栏中,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新有关骨结核等常见乙类传染病的有关科普内容,内容需通俗易懂,并搭配色彩明艳的图片资料,将内容划分至对应的模块,如“常见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患者朋友们需牢记!”或“结核病居家自我保健小知识,您了解吗?”而在从事护理期间,也建议护理人员穿插必要的口头健康教育,如介绍当前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②饮食指导是骨结核患者护理活动中的关键一环,患者是否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可关乎到整体抗结核疗效,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设计饮食食谱参考。该类患者自身营养状态差,需适量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大骨汤、花生菠菜粥、鲜百合冬菇煲西蓝花、豆浆、牛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吃。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充分彰显医学人文观念,给予充分的情绪支持,积极介绍抗结核效果优异的案例治疗,尽可能满足其护理需求。多种抗结核药物需以静脉输液途径给药,此类患者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使用时间不可超过72h,期间为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护理人员需调整病房内温度,冬季时室温不可低于22℃,并留意输液肢体的保暖,定期评估合并静脉炎风险性。针对可能出现静脉炎的患者,可遵医嘱预防性沿输液走向均匀涂抹药膏。
③骨结核患者常合并脊柱肿痛等不适,这也是危害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充分放松肌肉,针对疼痛感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因病所致的低热、脊柱肿痛等症状消失,结核病灶处未见坏死组织:有效:以上症状有所改善,结核病灶缩小幅度≥50%;无效:经治疗与护理后仍未达到以上标准];②护理总满意率[于患者临近出院时发放我院自拟患者满意度问卷,问卷回收率100%,满分100分,总分≥75分为满意,≥50分为基本满意,<5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6.0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2:
表1 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A组(n=50) | 15 | 25 | 10 | 40(80%) |
B组(n=50) | 20 | 27 | 3 | 47(94%) |
χ2 | - | - | - | 8.665 |
P | - | - | - | 0.003 |
注:总有效率=组内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2 护理总满意率[n,(%)]
组别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A组(n=50) | 18 | 20 | 12 | 38(76%) |
B组(n=50) | 25 | 22 | 3 | 47(94%) |
χ2 | - | - | - | 12.706 |
P | - | - | - | 0.001 |
注:总满意率=组内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讨论
感染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TB)所致骨骼破坏性病变即骨结核,其作为常见的乙类传染病之一,常见于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长期营养不良等群体[1]。在感染TB后,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肢体乏力、脊柱肿痛、局部活动受限等症状。较其他传染性疾病而言,骨结核临床治愈率较高,但倘若未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情况下,有患者可因窦道瘘管长期不愈合并继发性感染,甚至因其他脏器衰竭而死亡[2]。另一方面,骨结核对患者而言同样是沉重的心理负担,因该病传染性强,患者面对世人不解,以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往往治疗依从性不高,呈现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而这也同样是疾病认知匮乏的重要体现。故积极调整临床护理计划,强调健康教育服务也是重点[3]。
健康教育作为一类系统活动,现已广泛普及于各大科室护理工作中,即护理人员参照特定群体,为其提供相应的自我保健知识,如合理用药、饮食指导、心理调护等,意在引导患者逐渐掌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法,提高防病治病效果[4]。而较常规护理模式而言,前瞻性护理更强调医疗计划的超前性,其引导护理人员利用护理程序以提前预知患者在医疗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良风险,在完善相应评估诊断后,对当前护理计划予以调整优化,意在帮助患者摆脱不良风险,巩固整体疗效[5]。本研究将以上护理方案协同用于B组患者当中,经对比,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骨结核患者医疗活动中强调前瞻性护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正性意义相对理想。
【参考文献】
[1]卢敏娜,肖枭雄,韩歆. 预见性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对骨结核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4,37(9):161-163,167.
[2]韩艳姬. 优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骨结核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241-242.
[3]万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3,4(5):432-436.
[4]杨海燕,钟云芳,卢珊.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结核病患者门诊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859-860.
[5]杜鹃.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7):238-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