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高流量氧疗对人工气道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人工气道;气道湿化;呼吸机高流量氧疗
正文
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课题编号:GZ2020ZSF474)
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过滤、加温和湿化的作用,但对呼吸困难符合人工气道建立患者,虽然能在较短时间内保证机体气道通常,但人工气道无法同生理气道一样与空气或者其他气源之间构建有效的连接,无法对气体进行温湿化处理,长时间如此,患者的下呼吸道会因气道干燥出血,同时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弱而诱发肺部感染。因此人工气道管理非常重要[1],在解除呼吸困难的基础上如何保证人工气道具备完善的生理功能是医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我科传统的人工气道脱机后使用半张的氯化钠溶液持续微量泵滴注湿化,此方法湿化不均匀,难以满足持续湿化要求, 黏稠痰液易干燥成痂,痰痂形成较多,堵管率较高且易造成感染,存在较大弊端,我科在2019年度共发生气管套管痰堵事件20余例次,因此探索新型的氧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比了持续高流量温湿化和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给氧方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功脱机的人工气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单月,n=50)和实验组(双月,n=50)。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共50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为(70.25±6.50)岁。实验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88岁,年龄最小61岁,平均年龄为(70.18±6.6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呼吸机高流量温湿化)50例,对照组(人工气道直接氧管给氧结合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泵入湿化)5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 将输氧管前端5cm放置人工气道内,用微量注射泵将0.45%氯化钠溶液50ml以1-5mL/h泵入人工气道内,视痰液的性状、粘稠度调节气道湿化的速度。责任护士定时进行扣背排痰处理,如呼吸音异常,及时判断是否进行排痰处理。
1.2.2实验组
采用自带氧疗功能的呼吸机及医用呼吸道湿化器进行氧气的加温湿化,使氧气的温度达37℃ 、相对湿度100%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结果调节氧浓度(21%—100%),吸气流速10—60L/min。另外,干预期间,实验组同样进行相应的肺部物理治疗,包括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体位干预等,注意保证呼吸机湿化装置温度设置在合理范围内,及时处理管道内积水。呼吸道湿化器安装示意图如下:
1.3观察指标: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痰痂堵管、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经SPSS22.0进行处理分析,均为计量资料,可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湿化方式的效果:经卡方检验,两组痰痂堵管、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种湿化方式的效果
实验组 | 对照组 | X2 | P | ||
痰痂堵管情况 | 未堵管 | 43 | 30 | 8.574 | 0.003 |
堵管 | 7 | 20 | |||
气道出血情况 | 未出血 | 44 | 34 | 5.828 | 0.016 |
出血 | 6 | 16 | |||
肺部感染情况 | 未感染 | 40 | 28 | 6.618 | 0.010 |
感染 | 10 | 22 |
3 讨论
3.1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与普通氧疗方式效果对比
高流量氧疗疗法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并不少见,通常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DS等,与普通氧疗方式相比,高流量氧疗的显著优势包括以下几点:①它可以输送高流速气体,这样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一定水平的呼气末正压,继而能够维持肺泡开放,避免下呼吸道损伤和气血交换不足;②另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具备生理死腔冲刷效应,通过调节气体流速有助于患者口腔、鼻腔等复杂腔隙里的CO2,但冲刷的效果与气体流速和佩戴时间的有关,因此研究者在具体实施中还需注意这点;③维持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主要与高流量氧疗能够提供恒定的温度及湿度的功能有关,避免普通氧疗造成的上呼吸道干燥而引起的气道出血、排痰困难等;④当然,有高流量氧疗辅助下,患者的上气道阻力和呼吸功会有所降低,这对重症呼吸困难患者而言,无疑能避免患者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湿化而消耗过多的能量,从另一方面也能解释为什么长期持续呼吸困难的患者要注意营养水平。通过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见,实验组的痂堵管、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充分证明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的优势。
3.2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首先对比两组的呼吸道湿化效果,可见观察组的气道温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高流量氧疗对患者的吸氧浓度控制较为精准,吸氧流量高,患者吸入周围空气较少,机体恢复较好;另外,高流量氧疗经氧气经特殊装置进行加热、加湿,整体舒适感较好,并有效避免分泌物残留在气道内的同时减降低干燥风险。另外,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本,传统氧疗的成本相对便宜、使用方法简便,且不存在消毒和交叉感染的问题,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只能对患者吸入的气体加湿,无法进行加温,这对已经实施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而言,对吸入空气较为敏感、刺激性较强,长期吸入后可能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加重病情。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的优点是湿化、恒温,对气道刺激小,确保患者气道通畅[2]。其缺点便是是成本相对较贵,且患者咳出的分泌物可能倒流到管内引发污染。但做好肺部及呼吸机相关护理,污染的情况也会有所控制。
4 结论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3]。高流量温湿化氧疗是一种新型氧疗方式[4]。为有自主呼吸的病人输送加温湿化的气体,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高效、舒适和无明确禁忌证等显著的特点,可以稳定吸入氧浓度,输送的高流量气体,达到最大吸气峰流速,减少吸气阻力,改善了痰液的黏稠程度,有助于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属于革命性的治疗新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春霞,刘妙秋,曹丽云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28-129.
[2] 韩进海.持续高流量温湿化氧疗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238-243.
[3] 卫方方,许雅兰,徐小婷.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新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570
[4] 欧阳志兰,吕丰梅,冯清洲等.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给氧在脑卒中舌后坠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1(22):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