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吴晨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0例。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正文


冠心病患者普遍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心理存在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是护理过程,是护理工作当中重要的部分,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疾病恢复[1]为此,本文中针对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进一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2-85岁,平均年龄(67.89±3.29)岁;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3-86岁,平均年龄(67.72±3.17)岁。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冠心病且存在心绞痛;②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知情。排除标准:合并不适宜入组的其他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确保病房内环境整洁,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在饮食上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避免重体力劳动,以此来降低心肌耗氧量;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有异常应立即就诊。

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主要内容为:(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文字微信一对一讲解PPT多种方式患者宣教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治疗方式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饮食与运动注意事项等,并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应用专业术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鼓励患者与病友之间分享治疗经验以及体会,促使患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疾病知识。(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细节化的护理服务,做好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相关工作,尽量避免外界的刺激通过临床观察心理测试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综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对其展开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保持乐观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在信任与理解并向患者介绍既往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案例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也可采用支持性语言、暗示性语言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通过渐进式肌肉训练深呼吸想象放松法等进行全身心放松,协助患者平躺在床上,保持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有节奏地缓慢呼吸,促使患者保持安静平和状态。

1.3观察指标

对比心理状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2]及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依从性定义为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

1.4数据分析

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心理状态

护理前,研究组HAMA(14.34±2.71)分,HAMD(14.34±4.27)分;对照组HAMA(14.84±2.04)分,HAMD(14.15±4.72)分,对比结果显示,HAMD(T=0.8074,P=0.4228HAMD(T=0.1635,P=0.8707,无明显差异,P>0.05。

护理后,研究组HAMA(8.44±1.04)分,HAMD(11.56±1.27)分;对照组(12.27±1.19)分,HAMD(13.62±1.98)分,对比结果显示,HAMD(T=13.2736,P=0.0000HAMD(T=4.7966,P=0.00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2893.33%)vs 2273.33%), X2=4.320,P=0.038]。

3.讨论

冠心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心脏动脉血管狭窄,心肌细胞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继而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在临床上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运动量减少工作紧张吸烟胆固醇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冠心病患者一般在劳累时情绪波动过大以及饱餐时会出现心绞痛症状,疼痛会蔓延到颈部手臂下颌的部位,病情严重还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衰竭,导致患者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感加重。在既往研究中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会伴有焦虑自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发生就会增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加重心脏负荷,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继而提升治疗依从性[3-4]

    常规护理方式当中更加重视患者的病情变化,缺乏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导致患者不能正确认识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是近些年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疾病恢复奠定有利基础,积极改善预后[5]。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更好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同时对于自主神经兴奋性也有着改善作用,可以调节血管生理机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观看相关知识讲座视频PPT等,可以让患者全面了解到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树立患者正确的认知观念,养成科学的饮食运动用药习惯,进而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柴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及睡眠质量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0):41-43.

[2] 谢娥群.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5):120-122.

[3] 董方.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3):280.

[4] 施美香.探究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8):1488-1490,1494.

[5] 刘婵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8):70-72.

作者简介:吴晨(1994-),女,汉族,籍贯:安徽 马鞍山,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E-mail:1364805606@qq.com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