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咳嗽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胡建红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伏龙镇卫生院 四川广安 63831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病症,此病症对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日常生活、社交等均产生严重影响,在进行咳嗽病症治疗时既往多采取西药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当下症状具有显著作用,但药物可能促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同时此药物主要作用于促使患者当下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作用,但对预防此病症效果不显著。而中医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作用性广且显著特点,对改善患者后续生活治疗具有显著作用。

一、咳嗽病症中药内服治疗

咳嗽在中医中隶属于“风咳”、“咳嗽”等范畴,导致患者产生此病症因素有六淫邪气入侵、脏腑功能失调等,进而促使患者肺活动异常且肺气逆行,最终产生咳嗽症状。在进行咳嗽中医治疗时,以辨证治疗为基本宗旨,进而促使治疗安全性、效果性等均可明显提升。中医将咳嗽病症分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痰湿蕴肺、风燥伤肺、肝火犯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风寒袭肺等类型,风热犯肺类型患者咳嗽症状明显较严重、痰液黏稠难以咳出,中医治疗以宣肺止咳、疏风清热为基本原则,银翘散、桑菊等对病症改善均具有显著效果;痰热壅肺型患者呼吸气粗、痰多且黄稠、难以咳出,同时患者喉中常有痰响,治疗时需以将其止咳、清热化痰为宗旨,故而多以桑白皮汤、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可促使患者各项症状及呼吸质量均不断改善;痰湿蕴肺型患者通常咳嗽时间较长且呈反复发作、痰液较多,中医治疗以顺气止咳、燥湿化痰为核心,多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对患者实施治疗,促使患者病症可高效改善;风燥伤肺型患者通常有鼻唇及口腔干燥、咽痒、咳嗽、痰少但难以咳出等症状,在进行此类型咳嗽治疗时以润肺止咳、清肺等为基本宗旨,临床中杏苏散、桑杏汤等均对此病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肝火犯肺型患者症状表现有咳嗽、口苦、咽干、痰液黏稠且难以咳出、胸部胀痛,部分患者有咳血症状,在进行治疗时需以化痰止咳、清肝泻肺为基本宗旨,常用黛蛤散合泻白散进行治疗,促使患者肝肺功能及咳嗽、痰液症状均不断改善,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肺气亏虚型患者常有咳嗽、气喘、身体乏力症状产生,治疗时主要以化痰止咳、补气益飞为基本原则,具体中药方剂主要有补中益气汤、补肺汤,均对患者病症改善、肺功能与气血循环功能增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而可促使患者病症显著改善;肺阴亏虚型患者咳嗽多为干咳、口干舌燥,痰液中带有血丝,化痰止咳、滋阴润肺为基本治疗准则,具体可使用药方为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可促使患者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效改善;针对风寒袭肺证患者,患者通常有身体疼痛、发热、恶寒等症状产生,中药治疗时需以宣肺止咳、疏风散寒为基本原则,小青龙汤、三拗汤合并止咳散均对此类型咳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促使其肺功能也随之显著改善。

二、咳嗽咳嗽病症中药热奄包治疗

在进行咳嗽病症中医治疗中可采取方式有多种,其中中药热奄包是治疗咳嗽较为安全且高效的方式之一,其成分包含有连翘、细辛、桑皮、黄芩、半夏、白芥末、葶苈子紫苏、川贝母、舍甘、鱼腥草、百部、诃子、杏仁、姜汁等,将其加热并热敷于患者中府穴、风门穴、大杼穴及肺俞穴中,热奄包中药材具有止咳、平喘、清肺、补气等作用,通过对患者中府穴、风门穴、大杼穴及肺俞穴进行热敷,各穴位同样具有宣肺理气、解表、祛风、清热、养阴润肺等作用,进而可有效达到双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咳嗽病症及相关症状均高效改善,充分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

三、咳嗽病症经络拔罐治疗

拔罐是中医中较为常见治疗、养生方式之一,中医中拔罐多指拔火罐,其具有祛风散寒、顺气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多用,利用其在进行咳嗽病症治疗时可及时对患者大椎-命门、风门-大肠俞等进行拔罐,通过改善患者体内风寒并促使气血循环功能高效改善,进而其肺功能、咳嗽病症等也随之可有效改善。

四、咳嗽推拿按摩治疗

在进行可咳嗽病症时通常还会采取推拿按摩治疗,其具有调和气血、舒经活络、调整脏腑等作用,对改善患者气血循环功能、脏腑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均具有显著作用,进而可促使患者病症高效改善。

五、咳嗽中医食疗法

在进行咳嗽病症中医治疗时可采取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可通过中药进行病症改善质量,还可通过拔罐、按摩、推拿等非药物性措施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进行中医治疗促进患者咳嗽病症高效改善。针对痰热型咳嗽患者,在进行食疗过程中可及时选择利用新鲜熟木瓜去皮、蒸熟,其后加入少量蜂蜜或糖进食,其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同时其含有各种维生素成分及其他营养成分,有助于促使患者身体素质水平有效改善,加入少量蜂蜜或糖,其对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也具有显著作用。针对痰湿型咳嗽,可选择用薏米煮粥,其对改善患者咳嗽、呼吸道痰液、痰声具有明显作用;也可用30g桔皮熬浓度较高汤汁并利用其与粳米煮粥,此种方法对改善患者咳嗽、呼吸质量与肺功能也具有显著作用,促使患者病症可显著改善。针对风寒型咳嗽,可用适量白萝卜、生姜、杏仁等熬水服用,其具有散寒、顺气活血、除湿等作用,可促使患者体内寒性症状有效改善。针对肺气虚、阴虚久咳患者,可及时用柚核、冰糖熬水喝,或用百合+蜂蜜蒸熟吃,皆对改善咳嗽、体虚具有显著作用,进而可促使患者病症显著改善。在进行食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坚持治疗,同时此种治疗法周期相对较长,日常中多与其他治疗措施结合,进而促使病症改善效率显著提升。

咳嗽为生活中常见病症,运用中医学知识治疗时可采取方法有多种,除以上治疗措施外还包含针灸治疗、熏蒸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不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明显较高,不易促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气血循环功能、脏腑功能也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高效促使患者病症改善。另外,在进行咳嗽病症中医治疗时为促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还可及时将相关治疗措施联合使用,提高病症改善效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