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正文
血液透析(HD)是帮助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并且为了顺利实施HD,需要留置深静脉导管,而在多种深静脉导管中,中心静脉导管(CVC)因兼具损伤小、操作流程简便、不易影响生活质量等优势,逐渐得到推广,同时考虑到CVC留置术具有侵入性,加之多数终末期肾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差、全身疾病多,容易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影响血管通路功能,所以还需完善CRI预防护理方案。本文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71例HD患者,就多元化护理对于预防HD患者CRI的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71例HD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36例)、观察组(纳入35例)。对照组:男/女为19例(52.78%)/17例(47.22%),年龄37~84(60.4±5.5)岁,透析时间7~64(35.2±2.9)个月;观察组:男/女为20例(57.14%)/15例(42.86%),年龄39~85(60.8±5.4)岁,透析时间6~62(34.7±3.1)个月。基本病例资料(透析时间等)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HD指征;②留置CVC,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股静脉;③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④视听、精神、沟通、意识、智力障碍者;⑤重症躯体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HD标准操作规程、做好手卫生管理、以无菌技术封管、监测HD期间病情相关参数、常规换药等。
观察组(提供多元化护理):(1)组建小组:①由3名透析专科护士、1名透析专科医生、1名感染控制科人员组建CRI监控组;②构建导管监控数据系统,详细观察且统计CVC数量、类型、并发症等,并且自患者选择接受HD,小组成员便需介入CVC建立、并发症处理等全过程;③全员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的培训,以及每月组织1次全体患者查房活动,了解HD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再总结整改措施,后续督促小组成员落实;(2)建立档案:每位患者均需建立血管通路档案,详细记录血管通路建立时间、使用情况、导管类型、置管位置等,并且责任护士每月定期评估HD期间血流量、CVC出口处皮肤、导管容量、体外长度等,若有感染征兆,需要及时向监控组反馈,之后跟踪记录患者表现、处理方法等;(3)置管、维护:①由资深专科护士、医生完成首次透析置管,并且置管、维护人员需定期接受监控组评估,了解其对HD、CVC的知晓程度;②责任护士每次透析前全面评估患者导管功能、皮肤情况,以碘伏消毒,落实手套、手卫生相关要求,透析过程中观察病情、监测参数、固定透析管理、覆盖无菌敷料、有效封管等,透析后将透析记录单中评估结果、监测数据等需及时反馈至监控组;(4)健康教育:综合采用答疑解惑、个体化讲解、电话、微信、宣传手册等宣教手段,包括:①每次透析时介绍自我管理体重的必要性、个人清洁方法、基础病控制的意义、洗浴时导管保护方法等,每次1-2个知识点,每次30min,宣教期间随时解答患者疑问,并且在患者每次来院时评价上次宣教效果,纠正认知误区,减少认知盲区;②提供科室热线电话,并且邀请患者加入微信交流群,以便随时沟通;③发放宣传手册,详细罗列HD、CVC相关知识,以供患者翻阅。
1.3观察指标
统计且记录CRI发生类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隧道感染、出口感染]、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无序资料(CRI发生率)行x2检验;计量资料(年龄、透析时间)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较之对照组(25.00%),观察组CRI发生率(5.71%)更低,P<0.05,见表1。
表1 CRI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CRBSI(例) | 隧道感染(例) | 出口感染(例)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n=36) | 2(5.56) | 4(11.11) | 3(8.33) | 9(25.00) |
观察组(n=35) | 0(0.00) | 1(2.86) | 1(2.86) | 2(5.71) |
x2 | 5.042 | |||
P | 0.025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HD患者老龄化、糖尿病患病人群增多等,使得建立血管内瘘的难度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具备多种优势的CVC成为HD患者的新选择,而在临床应用CVC期间发现CRI发生风险较高,严重影响HD患者血管通路及预后,所以如何预防CRI成为研究热点。
本研究呈观察组CRI发生率更低,P<0.05,与吴艳如等学者的报道一致,分析原因:(1)常规护理:该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管理,容易因医护人员工作疏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意识差等出现CRI;(2)多元化护理:该法凭借有程序、有计划、多样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向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服务,其中通过组建CVC监控组,可以规范化、标准化地预防CRI,通过注重患者评估及资料整理,能够明确护理方向及重难点,提高预防措施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通过重视小组成员及患者的双重教育,可以从导管使用及固定、封管、手卫生等角度构建多元化护理程序,形成有监测、有指导、有评估的科学预防体系,从而尽量减少CRI发生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减缓或减少CRI。因此,多元化护理更有助于减少CRI。
综上所述,由于多元化护理能够降低HD患者CRI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洪丽,张惠,杨微.血液透析患者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153-154.
[2]吴艳如,陈湘莲.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3):172-174.
[3]陈万莉,李洁霞,黄雪芳,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1):149 .
[4]刘洋.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3):296-297.
[5]师璟.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42-43.
[6]聂春香.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58):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