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
关键词
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手术时机;手术疗效
正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总胰腺炎2/3,近年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常见,既往以保守治疗为主[1];临床反馈发现[2],短期内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易继发梗阻,需及时开展手术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胆道手术是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常用治疗手段,目前学者针对胆道手术开展时机存在一定争议,选取最佳手术时机、保障治疗效果具有课题研究意义[3]。现特收集胆道手术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1周内手术与2周-四周手术疗效差异,同时以非手术治疗患者为参照,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应用效果,如下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指标,筛选时间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依据胆道手术时机为分组标准,手术1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6-70岁,年龄中数(52.66±3.16)岁,术前BMI指数18.5-31.5kg/m2,BMI中数(23.66±1.07)kg/m2。手术2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9-70岁,年龄中数(52.80±3.05)岁,术前BMI指数18-32.5kg/m2,BMI中数(23.47±1.21)kg/m2。同期选取30例实施非手术治疗(男13例、女17例),年龄37-71岁,年龄中数(52.42±3.27)岁,术前BMI指数18.5-33kg/m2,BMI中数(23.81±1.12)kg/m2。统计3组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手术1组在1周内实施胆道手术,手术2组在2周-4周内实施胆道手术,所选手术患者均由相同外科小组人员实施单纯胆囊切除术,针对合并胆道结石患者,联合胆总管探查,留置T管后结束手术。同期选取30例实施非手术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患者胃肠减压、禁饮禁食、肠内营养支持、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均衡,采用生长抑素、抑酸剂、胰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1.3评价标准
(1)评估三组患者症状转归时间,记录指标包括血常规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
(2)评估三组患者近期疗效,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依据。显效/治愈:疾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组织恢复正常,无胰腺坏死、胰周脓肿。好转:疾病症状及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趋于正常,影像学检查征象与治疗前相比恢复30%以上。无效:疾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采用SPSS26.0,症状转归时间等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带入(±s)格式,t计算;疗效带入n(%)格式,x²计算;P<0.05即有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转归时间统计
手术组血常规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组,手术1组血常规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2组(P<0.01),见表1。
表1 三组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转归时间统计[±s,d]
组别 | n | 血常规正常时间 | 血淀粉酶正常时间 | 症状消退时间 | 总住院时间 |
手术1组 | 30 | 6.04±1.04 | 5.95±1.12 | 7.01±1.03 | 9.06±1.16 |
手术2组 | 30 | 6.88±1.12 | 6.08±1.15 | 7.88±1.22 | 11.53±1.30 |
保守组 | 30 | 8.09±1.25 | 6.99±1.30 | 9.56±1.40 | 13.60±1.47 |
t值① | 3.010 | 0.444 | 2.984 | 7.765 | |
P值① | 0.004 | 0.659 | 0.004 | 0.000 | |
t值② | 6.905 | 3.320 | 8.036 | 13.279 | |
P值②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
t值③ | 3.949 | 2.872 | 4.955 | 5.778 | |
P值③ | 0.000 | 0.006 | 0.000 | 0.000 |
注:①即手术1组与2组统计值;②即手术1组与保守组统计值;③即手术2组与保守组统计值。
2.2 三组近期疗效统计
手术组近期有效率高于保守组,手术1组显效/治愈率高于手术2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近期疗效统计[n/%]
组别 | n | 显效/治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手术1组 | 30 | 19 | 11 | 0 | 100.0% |
手术2组 | 30 | 12 | 18 | 0 | 100.0% |
保守组 | 30 | 9 | 15 | 6 | 80.0% |
X2① | - | ||||
P值① | 1 | ||||
X2② | 6.667 | ||||
P值② | 0.010 | ||||
X2③ | 6.667 | ||||
P值③ | 0.010 |
注:①即手术1组与2组统计值;②即手术1组与保守组统计值;③即手术2组与保守组统计值。
3、讨论
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结石嵌顿或一次性嵌顿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炎症表现,若未在短期内控制病情,继发肠梗阻风险大,危害患者生命安全[4]。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临床倾向于先行保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拟手术治疗,治疗周期拉长,且在保守治疗期间,存在恶化风险性;故有临床学者提出早期手术治疗方案[5]。随着近年外科技术不断优化,手术技术成熟,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后一周内进行胆囊切除术,无需等待过长时间,早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恢复周期[6]。通过观察三组疗效可知,手术组血常规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组,手术1组血常规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2组(P<0.01);数据证实,手术组在改善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可证实手术具有可行性。通过观察不同手术时机疗效差异可知,手术组近期有效率高于保守组,手术1组显效/治愈率高于手术2组(P<0.05);结果显示,发病后1周内进行胆道手术,可促使胆汁得到有效引流,缓解胆道内压力,推动疾病转归,缩短治疗时间,安全且高效。
综上,胆道手术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可实现早期救治目标,发病1周内手术时机疗效更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贺书杰. 早期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 系统医学,2024,9(4):137-140.
[2] 郭长伟.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3):21-25.
[3] 李玉,蔡兆辉,魏国峰,等.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预测模型建立的临床意义[J]. 肝胆外科杂志,2023,31(2):116-120.
[4] 陈钰莹,黄小华,唐玲玲,等. 增强CT影像组学评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3,29(2):161-166.
[5] 花雷,魏伟,杜勇,等.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 AMY MPV的变化在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J]. 河北医学,2023,29(6):972-977.
[6] 汤磊. 腹腔镜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分析[J]. 临床研究,2023,31(4):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