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与单纯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侯颖波

五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安徽省 蚌埠市233300

摘要

目的:分析根尖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单纯根管治疗、根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根尖囊肿患者共计30例,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15例/组,接受单纯根管治疗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根管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指标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0%、66.67%),(X2=6.0000,P=0.0143)。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10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根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好,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根尖囊肿;单纯根管治疗;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

正文


根尖囊肿是属于口腔颌面部疾病,是因为根尖肉芽肿长期发炎,使牙周膜上皮残留增殖所致[1]。根尖囊肿是一种缓慢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并没有被发现,一般会出现坏死、变色等症状,当囊肿变大的时候,可能会引起牙槽骨骨裂、牙齿松动等症状,严重的会对患者的口腔卫生造成不良的后果[2]。所以,对根尖囊肿的及早处理备受临床关注。近年来,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根管外科手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旨在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在根尖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此次研究纳入本院收治的30例根尖囊肿患者开展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从本院纳入30例根尖囊肿患者,以双盲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15例。对照组,女10例、男5例;年龄21~56岁,平均(38.29±4.12)岁;病程时间1~3年,平均(2.01±0.23)年。观察组,女8例、男7例;年龄20~58岁,平均(38.90±4.09)岁;病程时间1~3年,平均(2.00±0.27)年。组间资料相比较,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影像学X线诊断为根尖囊肿;临床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精神类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单纯根管治疗,根管预备,清洁根管,用根尖孔大于1 mm的扩管器扩张,用0.9%生理盐水和2%过氧化氢进行冲洗,再用氢氧化钙封闭,直到根管完全排空,再摄X线片,观察根尖区阴影情况显著好转,再用灌管膏和牙胶尖端紧密充填,同时对根管充填膏进行适度的超填。如果囊肿比较大,则要将囊液经根管内引流,然后才能充填根管。

观察组,接受根管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拍片,局麻,针对患者的具体条件,在距离龈边缘1 cm的地方作圆弧切开,也可以在牙龈边缘作阶梯状切开,剥离骨膜,露出根尖病损区域,同时削掉骨质板,彻底清除所有的根尖组织。用裂钻锉平整根尖部,使切口保持唇部和面颊的倾斜,保证一段时间的干燥和干净,并将玻璃离子填充到根尖部。用盐水冲洗伤口,然后将粘骨膜皮瓣缝合,并进行局部压迫,口服抗菌药物,一星期后拆线。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咀嚼功能恢复,牙齿无松动和疼痛,根尖瘘管愈合,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阴影消失,为显效。经过治疗后,咀嚼功能改善,疼痛消失,根尖瘘管基本愈合,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阴影基本消失,为有效。尚未达到上述的疗效,为无效。

2)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26.0统计学软件操作,处理各类项目时,差异性检验方式与表示形式:计数数据对应x2值、[n(%)],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分别为t值、(均数±标准差),P<0.05,则统计值有一定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见表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

1 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n(%)}

组别

例数(n)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5

0(0.00)

10(66.67)

5(33.33)

15(100.00)

对照组

15

5(33.33)

6(40.00)

4(26.67)

10(66.67)

X2

-

-

-

-

6.0000

P值

-

-

-

-

0.0143

2.2 炎症因子指标相比

见表2,治疗前两组的炎症因子指标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10高于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10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

2 炎症因子指标相比 {}

组别

白介素-10(ng/mL)

肿瘤坏死因子-α(ng/mL)

C反应蛋白(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15)

44.25±5.15

64.51±6.12a

34.54±3.16

20.08±3.43a

5.65±0.25

2.17±0.23a

对照组(n=15)

44.27±5.19

50.89±5.65a

34.37±4.34

26.89±3.78a

5.67±0.33

4.09±0.78a

T值

0.0105

6.3330

0.1226

5.1672

0.1870

9.1442

P值

0.9916

0.0001

0.9033

0.0001

0.8529

0.000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讨论

根尖囊肿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因其持续的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持续性的慢性炎性病变。发病初期症状一般不明显,但长期下来可能会发生牙槽骨骨裂、牙齿松动等症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其临床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3]。根尖囊肿与根尖周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防治根尖囊肿才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根管外科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大为增加[4]

单纯根管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根管内液体进行充分的排脓,并对其进行精确的根管充填,使其逐渐被吸收。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可有效地清除根尖区的病菌,降低根尖周炎症,而氢钙膏具有促进成骨和促进根尖修复的功能,成功率高。根管外科手术可以完全暴露病变,通过外科刮削法将病变完全切除,从而将囊肿切除。此外,在关闭根尖孔之后,可以充分利用充填材料的持久作用,将致病菌隔离开来,从而阻断患者的感染通道,防止炎性反应,避免囊肿复发[5]。根管外科手术能够完全清除患者体内的囊肿的方法,其方法非常简便,患者疼痛少,不会对患者的牙齿的咀嚼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减少囊肿的复发。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炎症指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综上所述,根尖囊肿患者应用根管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彭,宋凡,芈大卫. 单纯根管治疗与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清IL-10、IL-6、TNF-α水平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0):1101-1105.

[2] 程贵琼. 根尖囊肿给予单纯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96-98.

[3] 龚郁蓉. 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与单纯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9):79.

[4] 赵燕. 根管外科手术与单纯根管治疗对根尖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72-73.

[5] 李吉民. 单纯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2):198,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