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裴玉霞

石家庄卓达太阳城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邮编:051430

摘要

“脑出血作为脑血管疾病中的严重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诸多新进展。这些新进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还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康复治疗的机制、早期介入时间、新技术应用、运动功能恢复、语言障碍训练、吞咽障碍康复及二便障碍康复等七个方面,详细探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与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出血;康复治疗;新技术应用;运动功能恢复;语言障碍训练

正文


  引言: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其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逐渐上升,但如何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诸多新进展。

  一、康复治疗的机制与早期介入时间

  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强调,人的大脑具有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即为可塑性。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动物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和修复过程中,可塑性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脑可塑性表现为脑损伤后,未受损的脑组织能够重新组织,以新的方式代偿已丧失的功能。这种代偿过程依赖于反复的特定康复训练,通过不断的刺激和锻炼,使原本不承担该区域功能的脑组织逐渐承担起受损区域的功能。

  关于康复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目前虽然尚无一致意见,但多数研究认为,早期介入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具体而言,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这是因为,在创伤后的早期阶段,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早期康复能够刺激神经细胞的再生和重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还能够预防废用综合症、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等常见并发症,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把握好康复时机,尽早开始全面、科学的康复治疗,对于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技术应用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运动力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理念。这些新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康复希望和可能性。运动再学习方案(MRP)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技术它强调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并恢复丧失的运动功能。MRP结合了神经可塑性原理,通过特定的训练任务,激活大脑中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网络,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中,MRP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强制性运动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它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限制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强制其使用患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从而促进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这种方法能够增强患侧肢体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减重步行训练和结合机器人的辅助康复设备也是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减重步行训练通过减轻患者下肢的负荷,降低步行难度,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步行技巧。而结合机器人的辅助康复设备则能够提供更精确、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康复效果。运动想象疗法也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技术它要求患者在脑海中想象自己进行某种运动,从而激活大脑中与运动相关的区域,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运动功能恢复

  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是康复治疗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患者能够逐步恢复自主活动能力,一系列科学的康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治疗性卧位能防止并发症,为康复奠定基础随后关节活动度训练旨在预防关节僵硬,提升关节灵活性。坐卧练习则逐步增强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上肢及下肢功能锻炼通过特定的动作训练,分别提升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腿部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当下肢肌力达到IV级以上时,步行锻炼成为重点,通过适宜的活动时间和强度,以患者不觉劳累为原则,逐步增强其行走能力。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康复方案,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某医院曾收治一名64岁的男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他深受偏瘫和语言含糊不清等症状的困扰,生活几乎无法自理面对这样的困境,患者和家属都感到无比的绝望。然而,在康复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命运发生了转机。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的关节逐渐恢复了灵活性,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奠定了基础接着坐卧练习和上肢功能锻炼让他的躯干和上肢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为站立和行走做好了准备。最为关键的是,随着下肢肌力的逐步恢复,患者开始接受步行锻炼。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他一步步地尝试着站立、迈步,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但他从未放弃。最终,经过数月的努力,患者成功恢复了自行行走的能力,这不仅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也为他未来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系统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四、语言障碍训练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后遗症,其中语言障碍尤为常见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对其社交和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然而通过系统的语言障碍训练,许多患者都能够逐步恢复语言能力,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以一名58岁女性脑出血患者为例,她在入院时语言含糊不清,几乎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面对这样的困境,患者和家属都感到无比焦虑和无助。然而,在康复团队的精心治疗和耐心指导下,她开始了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之旅。训练初期,患者需要学习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来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她来说却充满了挑战。但在康复师的耐心示范和鼓励下,她逐渐掌握了控制唇舌的技巧,为后续的发音训练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发音训练成为重点。患者需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逐一练习元音、辅音等音节从最初的模糊不清,到后来的逐渐清晰,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训练鼻咽腔闭锁功能,她还进行了吸气、呼气、吹气及间断发拼音等练习。这些训练不仅增强了她的呼吸控制能力,还提高了发音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在训练过程中,康复师始终鼓励患者说话,并尽量使用简单直接的问题进行发问,以便于患者能够轻松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逐渐找回了与人交流的自信,开始主动与家人和康复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经过数月的康复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她不仅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流畅地与人进行对话这一转变不仅让她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语言障碍训练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五、吞咽障碍康复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并发症之一便是吞咽障碍这一障碍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进食,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通过系统的吞咽障碍康复,许多患者都能够逐步恢复吞咽能力,重新享受美食的乐趣。以一名62岁男性脑出血患者为例,他在入院时便伴有明显的吞咽障碍,连喝水都感到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患者和家属都感到无比担忧。在康复团队的精心治疗和耐心指导下,他开始了吞咽障碍的康复之旅。康复初期,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功能练习,包括闭口唇、撅嘴唇、抗鼓腮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对于恢复口腔和咽部的肌肉功能至关重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患者逐渐找回了对口腔肌肉的掌控力,为后续的吞咽训练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师利用冰棉签对患者的咽部进行冷刺激,以激发咽部的吞咽反射。患者还需要进行空吞咽练习,以锻炼咽部的肌肉协调性和吞咽动作的流畅性。

  在功能练习的基础上,摄食训练也同步展开。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心挑选了适合他的餐具,并调整了食物的质地和粘稠度。在训练过程中,康复师时刻关注患者的吞咽情况,指导他进行正确的吞咽动作,如空吞咽与交互吞咽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吞咽效率,还降低了误吸的风险。经过数月的康复训练,患者的吞咽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最初的无法进食,到后来的逐渐能够吃下软食,再到最后的正常进食,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他已经能够自如地享受美食,与家人共度美好的用餐时光这一转变不仅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吞咽障碍康复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六、二便障碍康复

  脑出血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多种多样,其中二便障碍是患者常常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一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心理状态造成沉重打击。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细致的护理,许多患者都能够逐步恢复二便功能,重新找回生活的自理能力。以一名70岁男性脑出血患者为例,他在入院时便伴有严重的尿失禁问题,无法自行控制排尿,这不仅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严重影响了他的自尊心和生活质量。面对这样的困境,患者和家属都感到无比焦虑和无助。在康复团队的精心治疗和耐心指导下,患者开始了二便障碍的康复之旅。针对他的尿失禁问题,康复团队首先采取了热敷和针灸等中医理疗措施。热敷通过温热的刺激,促进了患者膀胱的收缩功能;而针灸则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了患者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善了膀胱的控制能力。这些措施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护理团队也给予了患者细致的护理他们为患者配备了接尿器,并定期更换,以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护理团队还密切关注患者的排尿情况,记录每次排尿的量和时间,以便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经过数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患者的排尿功能逐渐得到了恢复从最初的完全尿失禁,到后来的逐渐减少尿失禁次数,再到最后的能够自行控制排尿,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排尿,不再需要依赖接尿器或人工尿壶这一转变不仅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也让他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和价值。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二便障碍康复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患者不仅能够逐步恢复二便功能,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找回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七、心理康复与社会支持

  脑出血患者在经历疾病的打击后,往往会面临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更可能对其康复进程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心理康复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心理疏导是心理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患者能够倾诉内心的困惑和痛苦,释放积压的情绪,从而缓解心理压力。认知行为疗法也是心理康复的有效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然而,心理康复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社会支持紧密相连。家人的陪伴和关心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能够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也同样重要社会的理解和包容能够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积极的康复环境,促进他们的早日康复。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康复与社会支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患者康复的坚实后盾。通过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康复措施,患者能够逐渐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而家人的陪伴和社会的关爱则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患者康复的道路,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心理康复与社会支持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关乎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影响着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诸多新进展,这些新进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还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通过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能力和吞咽能力等各方面的恢复同时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也是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康复理念的不断更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郭丽红.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及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分析[J].饮食保健, 2020, 000(049):42.

[2] 丁朋亮,徐渊平,韩丽丽.脑出血临床护理的最新进展[C]//第二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三).2022.

[3] 廖处华.脑出血早期肢体康复治疗的护理新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11):3.

[4] 杨双月.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探究[J].健康大视野, 2021, 000(001):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