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实践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刘晶晶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疼痛科 030001

摘要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疼痛科的患者中,疼痛不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更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的医疗手段往往侧重于生理疼痛的缓解,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疼痛体验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深入探究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实践

正文


引言

在疼痛科的临床工作中,相同程度的疼痛在不同患者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这背后隐藏的是心理因素的巨大影响力。患者的情绪、认知以及应对方式等心理要素与疼痛感知紧密相连。鉴于此,开展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实践成为改善患者疼痛状况的必然要求。这一实践旨在从患者的心理层面入手,挖掘减轻疼痛的新途径,为疼痛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1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疼痛是一种复杂的身心体验,心理因素如焦虑、恐惧、抑郁等会加剧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这些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性。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其对疼痛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例如按时服药、配合康复训练等。心理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生理机能,如促进伤口愈合、加快身体机能恢复等。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后续的治疗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疼痛的对患者的影响

疼痛对患者有着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剧烈或长期的疼痛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例如影响睡眠质量,使患者难以进入深度睡眠或频繁醒来,进而导致疲劳和身体免疫力降低。它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延缓伤口愈合或影响疾病康复进程。从心理层面看,疼痛往往伴随着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可能会对疼痛的持续和加重感到担忧,对未来的健康状况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又会反过来加重疼痛的主观感受,形成恶性循环。在社会功能方面,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使其难以正常参与社交活动、工作或家庭事务,导致患者社会角色缺失,自我价值感降低,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3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

3.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行为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的影响。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纠正他们对疼痛的错误认知。许多患者可能过度担忧疼痛的危害,或者对疼痛的产生和缓解机制存在误解。例如,向患者解释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而不是疾病无法控制的表现,同时告知他们现代医疗手段在疼痛管理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识别并挑战自己关于疼痛的不合理信念,如将短暂的疼痛灾难化,认为疼痛意味着病情无法治愈等。引导患者用积极、理性的思维取代这些消极想法,例如鼓励患者关注疼痛减轻的时刻,强化身体正在康复的信念。

3.2心理支持与情感疏导

在疼痛科,心理支持与情感疏导是不可或缺的心理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这是有效开展心理护理的基础。主动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担忧和困扰,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当患者倾诉时,护理人员要用同理心回应,例如患者因长期疼痛而感到沮丧时,护理人员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痛苦,这么长时间的疼痛肯定让你很疲惫,但会一直陪着你一起想办法的”。同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通过安慰的话语和温和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此外,鼓励患者释放负面情绪,比如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愤怒、恐惧或者悲伤。对于患者的情绪表达,护理人员要给予积极的反馈,让患者知道他们的情绪是正常的,并且是被接纳的。

3.3催眠与暗示疗法

催眠与暗示疗法在疼痛科心理护理中也有独特的应用,催眠疗法是一种深度放松的状态诱导,通过专业的催眠引导语,使患者进入一种高度专注、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潜意识更容易接受积极的暗示。催眠师(通常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担任)会先让患者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然后通过轻柔的语言引导患者放松身体各个部位,逐渐进入催眠状态。例如,催眠师可能会说“现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放松,就像沉入了柔软的云朵里”。暗示疗法则包括言语暗示和环境暗示等多种形式,言语暗示是指护理人员用积极的语言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对即将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说“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很多患者身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你也会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的”。环境暗示则是通过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如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音乐等,让患者在潜意识里产生放松的感觉,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

3.4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将疼痛科的患者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的心理干预。这种方法可以让患者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发现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疼痛。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护理人员会设定特定的主题,如“应对疼痛的策略分享”或者“疼痛与心理健康”等。患者们可以在团体中分享自己的疼痛经历、应对方法以及心理感受。通过这种分享,患者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视角和经验,拓宽自己应对疼痛的思路。例如,有的患者会分享自己通过冥想减轻疼痛的经验,这可能会启发其他患者尝试这种方法。同时,团体中的互动也有助于患者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增强他们应对疼痛的信心。护理人员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确保讨论的方向积极健康,并且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反馈和指导。

3.5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旋律和和声,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喜好和疼痛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对于处于急性疼痛期的患者,可以选择节奏明快、旋律轻松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莫扎特小夜曲等。这种音乐能够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分散他们对疼痛的关注。而对于慢性疼痛患者,舒缓、柔和的音乐,如班得瑞的自然音乐系列可能更为合适,这类音乐有助于放松患者的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患者可以使用耳机单独聆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放松空间;也可以在病房内集体播放,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闭上眼睛,专注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让身心随着音乐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疼痛科心理护理干预实践在疼痛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种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钦娇.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378-2380+2384.

[2]马晓琴,孙利国,李金丽.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24):137-139.

[3]刘淑珍.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36):85-88.

[4]曹慧娟.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1):172-173+183.

[5]宋丽娜,黄华,袁萍.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1):118-1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