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格福与氟替美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赵玉楠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5624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与氟替美维吸入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疗效。通过前瞻性研究,选取AECOPD患者并随机分为布地格福组和氟替美维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显示,布地格福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等方面均优于氟替美维治疗组,表明布地格福在AECOPD患者中的疗效优于氟替美维,本研究为AE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

布地格福;氟替美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正文


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疾病进展的关键阶段,治疗目标包括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和预防再次加重。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和氟替美维吸入剂作为新型的三联药物制剂,在COPD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在AECOPD患者中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22月至2023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胸部X光或CT扫描以及病史询问,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且处于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的定义为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加重,需要额外的治疗干预。(2)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充分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设定了以下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这些疾病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2)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对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或氟替美维吸入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3)无法完成随访: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居住地距离或其他原因,无法按照研究要求完成随访的患者将被排除在外。

1.2研究方法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布地格福组和氟替美维组,每组各30例。随机分组可以确保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上具有可比性,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

1.2.1 布地格福组

在布地格福组中,采用了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该药物的选择基于其已知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效果,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治疗方案的具体实施遵循了严格的个性化原则,即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结合专业医生的评估与建议,来确定最合适的用药剂量。一般而言,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一吸,整个疗程持续4周。此设计旨在评估布地格福在AECOPD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2]

1.2.2 氟替美维组

氟替美维组则采用氟替美维吸入剂作为核心治疗药物。氟替美维同样具备抗炎和支气管扩张的特性,是治疗AECOPD的有效药物之一。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氟替美维组与布地格福组保持了一致的原则,即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用药剂量。氟替美维吸入剂的推荐剂量通常为每日一次,每次一吸,与布地格福组相同,氟替美维组的患者也接受了为期4周的治疗[3]

在干预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任何不良反应,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数据,以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

1.3观察指标

1.3.1肺功能指标

用力肺活量(FVC):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快速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FVC是评估肺活量大小和呼吸肌力量的重要指标。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是指在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第一秒所呼出的呼出气容积。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患者需要先深吸一口气,吸到最大以后,再用力呼气,医生通过测量第一秒呼出的气体容积来得到FEV1的数值。

FEV₁)/FVC):即一秒率,反映早期气道阻塞情况。FEV₁占FVC的百分比越高,说明气道功能越好[4]

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指在一次最大呼气过程中,气流速度达到的最大值。PEF是评估呼吸道通畅程度和呼吸肌力量的重要指标[4]

1.3.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作为白细胞的一种,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与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紧密相连,积极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在AECOPD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可能发生变化,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以评估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5]

1.3.3血清C反应蛋白

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遭受感染、炎症或其他类型的刺激时,肝脏会迅速合成并释放大量的CRP进入血液,使其在血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6]CRP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结合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这些分子通常与感染或组织损伤有关。通过与这些分子的结合,CRP能够促进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并激活补体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有助于机体的防御和修复过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中,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RP水平,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药物对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具体来说,如果治疗后患者的CRP水平显著下降,那么可以认为药物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7]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6.0这一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以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对于计量资料,即那些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具有连续性的数值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来表示。均数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而标准差则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在组间比较时,采用了t检验这一经典的统计方法。t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均值差异,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对于计数资料,即那些表示某一类别或特征出现次数的数据,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某一特征在总体中的分布情况。χ²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频数分布,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t检验还是χ²检验,都需要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判断。P值是一个表示概率的量,它反映了观察到的数据差异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可能性大小。当P<0.05时,认为观察到的数据差异是显著的,即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格福组的FVC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氟替美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治疗前FVCL

治疗后FVCL

治疗前FEV1L/s

治疗后FEV1L/s

治疗前FEV/FVC%

治疗后FEV/FVC%

治疗前PEFL/s

治疗后PEFL/s

布地格福组

2.5±0.4

3.2±0.8

1.5±0.2

2.1±0.4

46.2±5.8

63.4±7.5

3.3±0.6

4.7±0.8

氟替美维组

2.3±0.3

3.0±0.7

1.4±0.1

1.8±0.3

43.8±7.1

57.6±6.0

3.1±0.4

4.1±0.6

2.2嗜酸性粒细胞

布地格福治疗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优于氟替美维治疗组。这可能与布地格福的抗炎作用有关,能够减少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2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组

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单位:×10^9/L

改善情况

布地格福治疗组

0.24 ± 0.04

显著改善(P < 0.05

氟替美维治疗组

0.34 ± 0.07

有改善,但不显著(P > 0.05

 

2.3血清C反应蛋白

布地格福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也显著降低,表明其抗炎作用更强,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症状。

3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

治疗组

血清C反应蛋白(单位:mg/L

降低情况

布地格福治疗组

5.1 ± 1.3

显著降低(P < 0.01

氟替美维治疗组

7.4 ± 1.9

有降低,但不显著(P > 0.05

3讨论

3.1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的疗效

布地格福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布地奈德、格隆溴铵和富马酸福莫特罗。这三种药物分别具有糖皮质激素、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和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的特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AECOPD患者,可显著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气道阻力指标和血清相关因子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与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布地格福在治疗AECOPD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

3.2氟替美维吸入剂的疗效

氟替美维吸入剂是由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和维兰特罗组成的三联药物制剂,具有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氟替美维吸入剂治疗AECOPD患者,同样能显著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气道阻力指标和血清相关因子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然而,与布地格福相比,氟替美维在某些指标上的改善程度稍逊一筹,这可能与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3.3布地格福与氟替美维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比较布地格福与氟替美维在治疗AECOPD患者中的疗效,发现两者在改善肺功能、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CRP水平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然而,在深入分析各项数据后,发现布地格福在某些关键指标上的改善程度要优于氟替美维。这一发现可能与布地格福独特的药物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布地格福是一种复方制剂,其包含的布地奈德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格隆溴铵则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扩张支气管,减少气道阻力;富马酸福莫特罗作为β₂受体激动剂,能够进一步增强支气管的扩张效果。这三种药物成分协同作用,使得布地格福在治疗AECOPD患者时能够发挥出更为出色的疗效。

3.4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对于指导AECOPD患者的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布地格福和氟替美维作为新型的三联药物制剂,在治疗AECOPD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选择。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布地格福与氟替美维在AECOPD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布地格福在治疗AECOPD患者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为AE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鲁琳, 何小雨. 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 19 (S1): 244-246+251.

[2]李春阳, 王佳佳, 卫梦雨, 李建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1): 3896-3904.

[3]潘铭. 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 (S1): 206-209.

[4]史晓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诊早期规范化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标准化, 2024, (12): 289-292.

[5]陈庆梅, 崔妙玲, 麻月娥, 江淀淀, 蔡梦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23): 2891-2897.

[6]任婷婷, 焦伟, 丁成红, 王梦珂, 柯兵, 徐丙发.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与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J]. 中国药业, 2024, 33 (11): 84-87.

[7]张倩倩, 张艳艳, 聂丽, 钱会, 蒋亚林.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分别联合氟替美维与布地格福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 24 (04): 443-4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