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俞国霞

古浪县古丰镇卫生院 甘肃武威 733100

摘要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开展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人员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社区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得到改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提倡。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

正文


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该病不可逆,属于一种渐进性发展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避免患者出现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1]。为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给予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2月份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的年龄范围4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6±2.38,女性患者33例,剩余为男性患者对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P>0.05,可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监测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治疗,具体包括:1、为患者提供生活管理,告和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醒患者戒烟戒酒,远离辛辣、生冷的食物[2]2、开展肺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进行缩唇呼吸,患者的双眼微闭、额头、                                                                                                                                                                                                                                                                                                                                                                                                                                                          部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闭口之后经鼻呼吸,缓慢呼气,时间在4-6秒之间,患者锻炼过程中出现憋气、头晕时,应立即休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呈坐位状,一只手放置在腹部,吸气的过程中应对抗手部的压力,使腹部鼓起,但应确保吸气的过程中避免使横膈膜紧张,使手部可以感受到腹部逐渐升高,呼气时对腹部稍压,缩唇缓慢呼气,使得患者的横膈膜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的时间在10-15分钟[3]。进行呼吸操的训练,患者呈卧床位,屈肘的过程中吸气,伸肘的过程中呼气,深呼吸时应处于平静的状态,每组练习10-15次。3、用药指导,为患者普及药物的作用、方法,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在稳定期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指导患者正常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不盲目使用镇咳药物,避免出现痰液潴留在患者肺部,导致患者出现感染[4]4、运动锻炼,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指供个性化的运动锻炼方式,通过无阻力手摇车训练,每周2-3次,指导患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锻炼身体,每周在3-5次,期间监测心肺功能,监测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5]

1.3实验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量数据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X2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

2  结果

2.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更佳,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x±s,n)

组别

FEV1(%)

FEV1/FVC(%)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0)

31.24±4.22

36.52±3.21

47.62±6.21

56.22±4.25

实验组(n=40)

31.81±2.21

42.16±3.12

48.61±5.73

61.91±5.24

t值

0.154

30.974

0.928

21.695

P值

<0.05

<0.05

<0.05

<0.05

2.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为稳定,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x±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0)

52.02±4.57

42.31±2.58

51.27±2.25

38.62±4.51

实验组(n=40)

52.04±4.62

34.51±2.25

51.34±2.71

35.21±3.27

t

0.005

4.387

0.022

10.392

p

0.124

<0.05

0.132

<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加上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慢阻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期,对患者的肺部功能有效的改善,确保患者疾病处于稳定期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稳定期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行社区康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更为平稳,p<0.05。

综上所述,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朱碧涛,周璟.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3):228-231.

2]袁泉,陆海英,王怡,刘韵霄,余家琴,田丰兆,李瑶.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6):711-716.

3]洪利兴,王圣楠,郭伟峰,黄俊玲.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4,43(3):71-74.

[4] 吴丽云.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加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0):165-167.

[5] 王晓斌,周彬.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J].世界复合医学,2024,10(3):97-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