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探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袁太平

国药汉江医院 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曲霉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行药敏试验后进行对症治疗;参照组采用痰液培养方式检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检测结果与疗效。结果:经比较,试验组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寄生性阳性率及侵袭性阳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能提升肺部曲霉菌感染病菌阳性检出率与准确率,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肺部曲霉菌;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治

正文


肺部曲霉菌感染即由曲霉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以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土曲霉等较常见,发生肺部曲霉菌感染后,患者临床症状常见咳嗽、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呼吸衰竭、肺外感染等1]。肺部曲霉菌感染实质是一种微生物感染,可以痰液培养、半乳甘露聚糖(GM)进行检测,但不同的检测方式有不同的准确率。本文主要分析了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1月至2023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曲霉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1.28±2.99)岁]与参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1.23±2.34)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检测方法

试验组采用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具体方法为:晨起采集患者3ml静脉血,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进行检验,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的水平。

参照组采用痰液培养方式检测,具体方法为:晨起收集患者痰液,并放置于沙保罗平皿中进行培养,严格控制培养环境的温湿度,孵育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对菌落颜色与形状进行全面分析。

1.2.2治疗方法

参照组以伏立康唑(口服或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使用静脉制剂(第1d6 mg/kg,后 4 mg/kg,好转后改口服,200mg2/d。试验组进行药敏试验,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用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寄生性阳性率、侵袭性阳性率及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经比较,试验组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寄生性阳性率及侵袭性阳性率明显更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肺部曲霉菌检出率

寄生性阳性率

侵袭性阳性率

试验组

40

3690.00

3587.50

3895.00

参照组

40

2460.00

2460.00

2870.00

x2

-

9.600

7.813

8.658

P

-

0.002

0.005

0.003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比较,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100.00%60.0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试验组

40

1640.00

2460.00

00.00

100.0040/40

参照组

40

820.00

1640.00

1640.00

60.0024/40

x2

-

-

-

-

20.000

P

-

-

-

-

0.001

讨论

曲霉菌导致的感染可通过空气传播感染的,经呼吸作用吸入肺中会引起肺部相关感染。相关研究显示,机体免疫力低下、体质较弱人群为易感人群,更易感染曲霉菌。发生肺部曲霉菌感染后,患者有喘息、胸痛等症状,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痰液培养是我国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度广的优势,但其常受到口咽部定居细菌的污染,致使分离得到的细菌往往不能真正代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因而有一定局限性。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是一种用于侵袭性曲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的方式,可较好判断机体是否遭到曲菌入侵2]。本研究发现: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肺部曲霉菌检出率更高(90.00%60.00%)、寄生性阳性率更高(87.50%60.00%)、侵袭性阳性率更高(95.00%70.00%),另外,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100.00%60.00%),上述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GM检测在肺部曲霉菌感染中更具有诊断价值,且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能提升肺部曲霉菌感染病菌阳性检出率与准确率,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培,王水雯.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370.

[2] 刘成旺.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18,16(6):1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