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5 株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宸溪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连旅顺 2024年 8月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按 GB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1]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结果 在 12 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5 株,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结论 避免生食海产品,防止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

海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 分离鉴定

正文


2024年 8月对12份海产品中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5 株,现对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标本  2024年8月采集海产品12份。

1. 2  试剂  培养基均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 3  方法  GB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

1. 3 1 增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手续取样品25克加入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225ml,37 培养18小时,取增菌液接种于TCBS平板和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37 培养18小时。

1. 3 2 纯培养  取可疑菌落划线接种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37 培养18小时。

1. 3 3 染色镜检  取 3.5% 氯化钠三糖铁培养基培养物进行涂片,并做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

1. 3. 4 生化反应  取可疑菌落接种于酵葡萄糖,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柠檬酸盐,硫化氢,尿素,V - P,苯丙氨酸脱 羧酶,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肌醇,无盐胰胨水,3.0% 、6.0% 、8.0% 、10. 0% 胰胨水生化管中

2.结果

8 月份采集的12份污水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 株,其余标本均未检出

2. 1 培养特性  3.5% 氯化钠三糖铁培养基上低层 产酸不产气,斜面不变,乳糖蔗糖不分解,有动力,不产硫化氢

2. 2 染色镜检  涂片染色,该菌株为 G  短小弧 菌,氧化酶阳性,符合弧菌科细菌,继续进行鉴定

2.3 生化反应  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反应为底层变黄,斜面不变,不产 H 2S,不产气,有动力。嗜盐实验:无氯化钠和 10%氯化钠胰胨水中不生长,3%氯化钠6%氯化钠和 8%氯化钠胰胨水中生长旺盛。生化试验结果:氧化酶、葡萄糖、甘露醇、赖氨酸脱羧酶、阿拉伯糖为阳性;蔗糖、乳糖、V-P、ONPG 为阴性。

结合以上形态学生化嗜盐试验结果与副溶血性弧菌特性相符,由此确定该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

3 讨论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沿海城市海产品检出率达 30% [2] 。若食用未经煮熟煮透的海产品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未注意生熟分开,则很容易造成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夏秋季节,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约占总数的 31% [3]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食物、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避免生食海产品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
[1] GB4789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S].

[2] 张秋平,刘宏江,王松,等.珠海市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4):85-86.

[3] 何金霖,莫国华,于力新,等.国内细菌性食物中毒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8):1015-1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