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脊柱骨折;循证护理模式;并发症
正文
脊椎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骨科创伤,手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术后
患者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脊柱骨折患者,需要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合理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对于加速患者的疾病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1]。近些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循证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有效应用[2]。循证护理是在循环医疗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它将护士经验与实践相融合,提倡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找合适方法,最终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并以此来对今后的护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对提升脊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8例进行分组,各39例。常规组年龄最高72岁,最低22岁,平均(45.11±4.22)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17例;实验组年龄最高73岁、最低21岁,平均(45.19±4.28)岁,男患者23例,女患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发生突发状况,造成疾病的恶化,做好体位护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构建循证护理团队: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和较强专业技术的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24小时待命。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并根据自己专长和经验,与医生、家人、患者充分沟通,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循证护理计划。阐明脊柱骨折患者的疾病特征及康复期望,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
(3)循证支持。在国内外各个网络上搜索有关脊椎骨折的护理资料及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其进行辨证,并将其与患者实际数据进行充分整合,持续进行改进。
(4)执行方案。①心理辅导。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的顾虑。针对患者的个性、情绪和文化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患者恢复信心。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腹胀、便秘等。②膳食干预。指导患者要注意合理的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膳食,防止腹胀、便秘等症状的发生,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食谱,根据患者的个人偏好来进行饮食搭配,要注意多吃高纤维食品和新鲜蔬菜,尽量减少油脂类食品的摄入,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③压疮护理。对于运动功能受限,不能自主翻身患者,要注意保持被单平整干燥,定时给患者翻身,避免某个位置长时间受到压迫,还要定时进行翻身锻炼。对患者房间的温、湿度进行监控,使之处于适宜状态。注意定时按摩患者的肌肤,如果发现皮肤发热、红肿等症状,要及时治疗,避免发生褥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进行日常的功能锻炼。④深静脉血栓干预。要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让患者做屈膝、抬腿、伸膝等动作,如果有运动障碍,可以让家属帮助,让患者多做一些日常活动,活动以患者能忍受为宜。⑤泌尿系统感染干预。术后嘱患者每日饮水>2000ml,检查患者的尿pH,定时清洗会阴,预防小便返流,定时更换导管,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压疮、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n | 压疮 | 深静脉血栓 | 泌尿系统感染 | 并发症发生率 |
常规组 | 39 | 1 | 0 | 0 | 1(2.26) |
实验组 | 39 | 3 | 2 | 1 | 8(15.38) |
x2 | 3.924 | ||||
P | 0.048 |
3讨论
脊柱骨折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暴力导致患者脊柱骨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可影响到患者颈椎,胸椎,腰椎等不同区域,是一个严峻的医疗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骨折除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外,还会对脊髓、神经根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截瘫、感觉丧失、肌力下降甚至是大小便功能丧失等这种严重问题[3]。临床上,脊椎骨折的处置要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是否存在神经症状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手术治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恢复脊柱稳定,缓解患者神经压力,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但患者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或运动限制,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等等,所以需要积极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近年来循证护理干预得到了有效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4]。
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主张将当前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融合,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护理。循证护理既注重身体上的需要,又注重精神上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如骨折类型、部位、病情、既往史等,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比如,对伴随颈骨骨折患者,要注意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对腰椎骨折患者,需重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循证护理中,重视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的功能锻炼,在患者情况稳定以后,要尽快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主要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这样可以加快脊椎的恢复速度,降低术后的并发症[5]。在循证护理中,心理干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心理疏导,疼痛管理,营造良好的入院氛围,可缓解患者紧张与害怕情绪,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依从性,这对控制患者并发症也至关重要[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孙雅婷,水向梅,徐梦萍.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22):106-108.
[2]蒋小花.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2):187-189.
[3]马琳.基于自护理论的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5):82-83.
[4]潘彩云,章亚青.脊柱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3):89-92.
[5]王丹灵.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腹胀便秘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262-264.
[6]金京爱.循证护理模式对180例脊柱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1,44(3):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