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贫血;左卡尼丁;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良反应
正文
基金项目:云浮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立项申请书,项目编号:2022B095
慢性肾衰竭是常见病症,多指患者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逐步恶化的过程[1]。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常见并发症,肾脏是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来源处,患者患有慢性肾衰竭时,肾小球的损伤导致EPO的产生减少,引发贫血。随肾功能的下降,铁的吸收与储存能力也受到影响[2]。此外,透析患者常会失去一定量的铁,贫血的发生进一步影响氧的输送,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贫血发生后可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的风险,贫血可能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3]。药物干预是临床常用方案,左卡尼丁主要功能是帮助脂肪酸进入线粒体以供能,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左卡尼丁常用于改善能量代谢及减轻疲劳[4]。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红细胞生成,左卡尼丁可通过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辅助红细胞的相关功能,全面改善患者贫血等情况,保障患者机体健康[5]。本文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予以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作为临床研究数据,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15例,患者及家庭知情、认可本次研究,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入组标准20岁~70岁,平均(45.35±3.27)岁,体质量入组标准46kg~87kg,平均(67.27±2.64)kg,病程时间入组标准0.5年~4年,平均(2.21±0.31)年,收缩压入组范围112mmHg~144mmHg,平均(128.58±10.11)mmHg、舒张压入组标准71mmHg~94mmHg,平均(82.65±10.17)mmHg,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入组标准21岁~70岁,平均(45.27±3.16)岁,体质量入组标准48kg~88kg,平均(67.36±2.54)kg,病程时间入组标准0.5年~4年,平均(2.17±0.26)年,收缩压入组范围111mmHg~145mmHg,平均(128.46±10.45)mmHg、舒张压入组标准72mmHg~93mmHg,平均(82.54±10.27)mmHg,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资料齐全,符合慢性肾衰竭贫血病症诊断标准,具备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诊断书。(2)年龄18岁~75岁间。(3)同意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近三个月内,无相关药物使用史者纳入。
排除标准:(1)与临床治疗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反应者排除。(2)主动申请退出研究者排除。(3)因依从性较差等原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4)孕期、哺乳期患者排除。(5)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者排除。(6)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症者排除。
1.2方法
对照组,取促红细胞生成素(国药准字S20133010;英文名称: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生产单位: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规格5000IU/支)使用方法与剂量:100μ/kg~150μ/kg,3 次/周,皮下注射,持续治疗90d。
观察组,取左卡尼丁(国药准字H20123366;英文名称:Levocarnitine Injection;生产单位: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ml:1g)使用方法与剂量:1g联合生理盐水稀释10mL,静脉缓慢注射,2min~3 min注射完毕,持续治疗90d。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方式与上述一致。
1.3评价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三项指标评估显效、有效、无效等,治疗效果等于有效与显效的和值。
1.3.2 不良反应
详细记录不同用药方案下腹泻、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3.3 生化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生化指标水平,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正常值≥110g/L;红细胞压积(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正常值40%~50%、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正常值40g/L~55g/L、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SCr)正常值:17.7μmol/L~107μmol/L。胱抑素C(CystatinC,Cysc)正常值0mg/L~1.05mg/L。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SPSS25.0分析,计数(%)表示,检测X2检验,统计资料(±s)表示,明确为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高,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15 | 10(66.67) | 5(33.33) | 0(0.00) | 100.00 |
对照组 | 15 | 6(40.00) | 5(33.33) | 4(26.67) | 73.33 |
X2值 | - | - | - | - | 4.6154 |
P值 | - | - | - | - | 0.0316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 n | 腹泻 | 眩晕 | 呕吐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15 | 1(6.67) | 0(0.00) | 0(0.00) | 6.67 |
对照组 | 15 | 3(20.00) | 1(6.67) | 2(13.33) | 40.00 |
X2值 | - | - | - | - | 4.6584 |
P值 | - | - | - | - | 0.0309 |
2.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对照组生化指标水平优异,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 | n | 血红蛋白(Hb,g/L) | 红细胞压积(Hct,%) | 血清白蛋白(ALB,g/L) | 血肌酐(SCr,μmol/L) | 血清胱抑素C(Cysc,m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15 | 62.57±5.86 | 107.58±5.68 | 19.88±4.35 | 31.86±2.24 | 12.85±5.15 | 38.85±1.24 | 125.86±5.58 | 85.49±5.43 | 3.75±1.24 | 0.65±0.24 |
对照组 | 15 | 62.75±5.44 | 85.86±5.66 | 19.68±5.12 | 27.53±2.16 | 12.68±5.24 | 32.11±1.86 | 125.65±5.43 | 100.58±5.39 | 3.68±1.19 | 1.02±0.21 |
t值 | - | 0.0871 | 10.4907 | 0.1152 | 5.3891 | 0.0896 | 11.6772 | 0.1044 | 7.6387 | 0.1577 | 4.4935 |
P值 | - | 0.9311 | 0.0000 | 0.9090 | 0.0000 | 0.9292 | 0.0000 | 0.9175 | 0.0000 | 0.8758 | 0.0001 |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伴随该病症的发展,患者往往伴有贫血等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贫血不仅导致患者疲惫感加剧,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6]。临床上左卡尼丁、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中具有一定优势。左卡尼丁是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衍生物,能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并在细胞的能量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7]。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合成的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刺激骨髓中的红细胞生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能有效改善贫血状况[8]。联合治疗过程中,左卡尼丁能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更容易达标。左卡尼丁能够提高细胞的能量代谢,刺激肾小管、骨髓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9]。左卡尼丁能改善铁的代谢,提高铁的利用率,有助于缓解因铁缺乏引起的贫血问题。联合治疗可相对降低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减少对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依赖,提高治疗安全性[10]。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联合治疗左卡尼丁、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通过优化红细胞生成、改善能量代谢及缓解铁缺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左卡尼丁、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患者贫血状态改善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机体健康,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海霞,马玲,马宏霞,等. 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疗效、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 [J]. 宁夏医学杂志, 2024, 46 (04): 294-298.
[2]刘艳芬,吴梅,陈蕾.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罗沙司他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J]. 中外医疗, 2024, 43 (10): 90-93.
[3]陈文,吴云平,余文笛. 生血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价值分析 [J]. 北方药学, 2024, 21 (02): 142-143+151.
[4]黄茂莲. 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 (18): 114-116.
[5]黄通,黎小凤,郭腾飞. 归脾汤加减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 2022, 35 (04): 847-849.
[6]杨玲辉,施小燕,容劲枝. 左卡尼汀联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J].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2, 33 (02): 31-34.
[7]辛姿锦,周彬,李春燕,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J]. 吉林医学, 2021, 42 (11): 2721-2722.
[8]占永标,杨爱华,丁昀,等. 补肾健脾降浊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3, 61 (09): 61-64.
[9]罗利琼,陈健达,罗良海,等.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07): 51-54.
[10]韩文雅. 左卡尼丁联合罗沙司他对MHD致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 36 (03): 437-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