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多感官叠加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健康教育;多感官叠加健康教育
正文
慢性牙周炎患者以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等为主要症状,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1]。慢性牙周炎发病率很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它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主要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因为他们对疾病的了解不够,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从而增加了疾病的复发率[2]。健康教育是国民素质的提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健康教育优势维持和增进健康的最根本方式[3]。但传统的健康教育对提供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和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感官叠加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为临床上慢性牙周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2)近期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3)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患者严重感染性疾病;(4)具有吸烟史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例如发放牙周炎宣传资料、医生口头简单讲解治疗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实施多感官叠加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视觉方面:制作一份关于牙周炎的详细讲解PPT,将正常的牙周组织和病变的对比照片、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牙齿的用法,并放映口腔护理的录像;(2)听觉方面:录制关于牙周炎病因、危害、治疗及日常护理等内容;护士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和护理要点;(3)触觉方面:引导病人用手触摸,感觉到正确的刷牙力度和用牙线的行为;让病人摸自己的牙床,感受正常和发炎的区别;(4)嗅觉与味觉方面:向病人解释牙周病引起口臭的病因,让他们感受到有病的口腔异味;告诉病人有刺激性食品会对牙周炎产生危害,并指导其合理膳食。
1.4观察指标
(1) 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制问卷,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得分情况。共20道题目,满分100,≥90为掌握,60—90为理解,<60为不知道,总之效率=(掌握+理解)/总例数*100%。(2)牙周健康指标:干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3)牙周炎复发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口臭、牙龈出血等表现,就是复发,如果没有,就表示没有复发。
1.5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到的全部数值录入SPSS软件中做出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记录方式为例数和百分比,通过χ2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记录方式为均数和标准差,通过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当P<0.05时为在统计学水平上存在差异。
2.结果
2.1 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知晓情况[例(%)
组别 | 例数 | 掌握 | 理解 | 不知道 | 总之效率 |
实验组 | 60 | 32(53.33) | 20(33.33) | 8(13.33) | 52(86.67) |
对照组 | 60 | 26(43.33) | 14(23.33) | 20(33.33) | 40(66.67) |
X2值 | 10.447 | ||||
P值 | 0.001 |
2.2 牙周健康指标:
观察组干预后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PLI | GI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实验组 | 60 | 1.35±0.31 | 0.36±0.08 | 1.61±0.35 | 0.42±0.12 |
对照组 | 60 | 1.37±0.32 | 0.45±0.17 | 1.62±0.38 | 0.68±0.16 |
t值 | 0.348 | 3.710 | 0.220 | 10.070 | |
P值 | 0.729 | 0.000 | 0.826 | 0.000 |
2.3牙周炎复发率:
经随访,实验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牙周炎复发率
组别 | 例数 | 复发 | 未复发 | 总复发率 |
实验组 | 60 | 5 | 55 | 8.33 |
对照组 | 60 | 19 | 41 | 31.67 |
X2值 | 5.199 | |||
P值 | 0.023 |
3.讨论
慢性牙周炎以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及牙齿松动为主要症状[4]。牙周组织受到病原体的侵蚀,从而产生牙周袋,使牙槽骨遭到破坏,最后造成牙齿脱落[5]。在所有口腔疾病中,慢性牙周炎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发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在发病早期很难诊断出来[6]。现在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口腔种植和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患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口腔卫生水平很低,所以复发率很高[7]。通过视觉资料直观地展示知识,通过听觉增强记忆,通过触觉增强操纵能力,通过嗅味引导促进生活方式转变等手段,实现对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全方位学习。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使患者更深入理解疾病与护理要点。
研究显示,经过健康教育的干预后,使患者提高了口腔卫生知识水平,改善了牙周健康状况,降低了牙周炎复发率。
综上所述,在慢性牙周炎防治工作中,应用多感官叠加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琮佼,罗礼君.2型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炎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21,50(21):3755-3759.
[2] 雷冰,赵珊梅,刘瑾,等.Cox健康互动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卫生指导中的效果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11):659-663.
[3] 李卉,尹梅.多感官多层次健康教育模型对我国健康教育方案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10):1342-1346+1352.
[4] 陆毓菲,殷丽,彭乙莲.精准化管理对牙周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牙周症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1):99-101.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1.33.033.
[5] 杨博,张思蒙,曹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超声洁治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状况、复发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4):547-549.
[6] 蔡笑梅,杨绍华.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81-82.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8.23.043.
[7] 徐望,赵琴,邓廷超,等.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NLRP-3炎性小体通路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3):4555-4559.DOI:10.13241/j.cnki.pmb.2022.2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