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王静懿

廊坊市人民医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而护理人员作为最前线的卫生防护壁垒,其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本论文旨在对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做出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策略。首先,我们用一种心理压力测评量表对护理人员正在承受的压力进行量化评估,预期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对此,我们提出了结合心理咨询、团队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化的干预策略,并在实际中进行了实施。实施结果显示,此类多元化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地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韧性、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材料研究表明,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的压力缓解策略。总的来说,通过对护工人员心理压力的评估和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我们有望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护理质量,对于抗击此次和未来任何疫情,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评估; 干预策略;

正文


引言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而护理人员作为这场全球卫生战“疫”的最前线,加上他们日常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越是严重的情况,越需要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最有效、最专业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理解和管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然而,对于这场疫情下,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压力,我们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运用心理压力测评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分析,并结合心理咨询、团队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提出一套适合的心理压力解决策略。实际应用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培养抗压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为未来任何疫情的发生打造稳固的心理防线。

 

1、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评估

1.1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描述

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卫生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护理人员作为直接参与患者护理的核心群体,其心理压力问题亟待关注 。在疫情的高峰期,护理人员不仅需面对忙碌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长时间佩戴防护装备,在身体耐力面临考验的其情感和心理也需承受绝对的紧张和压力。他们也时常面临病人死亡、传染风险、隔离压力以及人手短缺等因素,无疑加剧了心理负担。

职业责任感和对病患的同理心是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在突发的疫情中,这些特质反而可能促使他们忽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许多护理人员报告了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倦怠。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在疫情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来源多样,包括对个人及家庭成员的感染担忧、工作负荷过重、社会支持不足等。

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削弱其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识别并描述护理人员在疫情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后续制定有效干预策略的基础。了解这些压力来源和表现形式,有助于从源头上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心支持计划,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1.2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量化评估方法

为了对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准确评估,需要采用科学可靠的量化测评方法。心理压力测评量表成为此类研究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测评量表包括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以及Nursing Stress ScaleNSS)等。这些量表通过预先设定的问卷结构,涉及不同维度的心理压力因子,如情绪反应、行为变化和生活满意度等,能够客观反映护理人员在疫情期间承受的心理负担。

在实际调查中,应选择适合护理环境及特定职业特性的量表,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Nursing Stress Scale特别适用于评估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通常采用自评的方式,由被试者对每一个条目进行打分,以量化其压力程度 

采集的数据随后会经过统计分析,如均值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来揭示护理人员压力的典型特征和分布趋势。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考虑变量如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等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以便全面理解不同群体遭受的压力程度。这种量化评估方法为后续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量化评估结果及分析

在此次疫情期间,使用心理压力测评量表对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受测者中有超过80%的护理人员报告感受到高水平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担。数据显示,压力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作量的增加、感染风险的提升以及工作条件的恶化。情绪疲惫和个人成就感下降是常见的心理症状。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护理人员在身心健康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反映出护理群体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压迫感。

2、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策略制定

2.1 心理咨询在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在缓解护理人员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护理人员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极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咨询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以表达情感、减轻焦虑和缓解压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识别护理人员个体压力的根源,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心理咨询的具体应用中,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个体咨询可以针对不同护理人员的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方案,帮助其改善情绪、调整心态。团体咨询则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使得护理人员在群体中获得支持和认同感,增强其在团队中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结合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咨询在整体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心理韧性和调适能力。

研究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干预,护理人员在面对疫情相关的应激事件时,更容易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指标也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心理咨询在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方面不仅具有效果明显,且具有可持续性,对其他心理干预策略的实施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应在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中,进一步推广和常态化应用心理咨询服务,形成持久的心理支持体系。

2.2 团队建设在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中的应用

团队建设是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重要干预策略之一。疫情期间,护理人员面临的高压力环境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团队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压力 。团队建设旨在通过强化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从而提升个体的心理支持感。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包括团体讨论会、信任建立活动和情感支持小组,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团队建设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获得情感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来自同事间的相互理解,也来源于集体归属感的增强。通过组建专门的小组或团队,护理人员更容易参与到情感分享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在无形中减轻了其心理负担。这种良好的团队氛围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成就感,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在实施过程中,面对面交流、中介咨询以及团队心理辅导等形式的有效结合,增强了团队建设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需注意因背景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团队建设活动能够满足不同护理人员的需求和期望。通过这些措施,团队建设在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策略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2.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意义。其核心目标是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韧性,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心理自助技巧。教育内容涵盖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积极思维培养等方面,帮助护理人员提升自我认知和心理调整能力。研讨会、互动工作坊和在线课程等形式被采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经验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促进行业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3、干预策略实施及效果分析

3.1 多元化干预策略实施过程及挑战

在实施多元化干预策略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过程中,需仔细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其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心理咨询的应用包括为每位护理人员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员,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评估和一对一或小组咨询。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帮助护理人员识别和管理焦虑源。面对大量护理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心理咨询资源的配置成为一大挑战。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不规律与咨询时间的安排之间的冲突也是需要应对的困难。

在团队建设方面,创建支持性工作环境是关键。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和心理健康研讨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其整体凝聚力。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时间和财力上的限制。特别是在紧急的疫情环境下,设施和场地的使用受到显著的限制,这对团队建设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干预策略中的另一种重要途径。通过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和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能的认识及应用能力。在实施中,如何设计和传授这些课程以确保其内容的实用性和易懂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人员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不增加其负担,也需仔细考量。

尽管多元化干预策略在理论上具有显著效能,但其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尤其在资源配置、时间管理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不可忽视。这需要对策略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以切实解决护理人员在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将有助于策略的长期成功。

3.2 多元化干预策略实施结果与效果分析

多元化干预策略的实施已在多个护理团队中进行,结果显示这一综合方法在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心理咨询作为干预策略的一部分,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困扰,从而增强心理弹性。相关数据显示,接受心理咨询的护理人员在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有显著下降,情绪稳定性得到提高。

团队建设活动在调和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方式,护理人员的整体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得到了提升。调查结果表明,参与团队建设的护理人员情绪支持感明显增强,工作满意度提升,工作压力感降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健康资源等措施,护理人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提高。实施后的调查显示,护理人员自我认知水平有所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

综合来看,多元化干预策略在包括心理状态评估、压力管理和情感支持的多个方面都提供了有力支持。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工作表现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这种干预策略为改善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可靠的路径,也为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制定心理健康支持计划提供了实践依据。策略实施所获得的成就,建议将这一模式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挑战。

结束语

本次研究深入阐释了新冠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状态及其影响,给出了靠谱的评估标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心理咨询、团队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干预策略,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压力缓解的方法。实际中的量化评估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尤其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护理人员的抗压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策略具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对于其他时间、环境和个体,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和完善。总的来看,通过本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重视是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的卫生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针对未来的研究,我们预计可以探索更多元的、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来更好应对不同的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李蒙,刘倩,李洁琼,李婷,梁茜,姚倩倩,赵梦,辛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02):183-187.

[2]周慧云.探究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9,(03).

[3]仇佳丽.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干预策略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02).

[4]王孝艳杨艳杰.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9,(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