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导干预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心理指导;艾滋病;应用
正文
前言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了药物治疗和身体护理外,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重视和应对。心理指导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方式,正在逐渐得到医疗团队和患者的认可。心理指导干预主要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旨在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应对能力,并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1-2]。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指导干预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辖区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日常管理的112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6岁~69岁,平均年龄为(52.32±2.31)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为(52.35±2.2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艾滋病患者的常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疾病进展、推广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
1.2.2实验组
给予艾滋病患者心理指导:①尊重接纳患者,倾听患者心声,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权益,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向患者提供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最新的治疗进展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②教育患者有效的应对策略,如积极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③心通过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并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自我管理策略。④评估患者HIV感染,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基于此评估,提供HIV相关信息。
1.3 观察指标
在此次研究当中,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和t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实验组 | 62 | 28.72±4.11 | 30.98±4.24 |
对照组 | 50 | 30.96±4.13 | 33.21±4.14 |
t | - | 2.861 | 2.796 |
P | - | 0.005 | 0.006 |
3 讨论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使患者容易感染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3]。患者常常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身体健康恶化、社会歧视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自卑和孤独。
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情绪,护理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心理指导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心理指导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教育、沟通技巧培训、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措施,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和挑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5]。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接受心理指导的患者在SAS和SDS的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心理指导在艾滋病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严重身体和心理影响的疾病,患者往往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心理指导通过提供情绪支持、认知调整和问题解决等方法,帮助患者管理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压力和困扰[6]。因此,实验组接受心理指导后,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降低。心理指导的作用可能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心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其次,心理指导提供的支持和安慰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7]。此外,心理指导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我认知,并学会积极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扰,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指导在艾滋病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培训,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左青秀,陈雍华.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面情绪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5):127.
[2]谭剑明.心理指导干预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45-47+51.
[3]陈忠萍.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08.
[4]刘巧玲.情绪管理结合心理疏导对尖锐湿疣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02):54-55+53.
[5]单濛,阿热祖·肉孜呢亚孜,胡晓敏等.个案管理模式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13(01):20-26.
[6]韩凯骏,徐艳,张玉杰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艾滋病患者心理灵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02):245-248.
[7]马海棋,翟惠敏,李娟等.艾滋病心理痛苦的概念与结构要素研究[J].军事护理,2023,40(02):5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