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242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徐礼松

宝应二圆医院 检验科 江苏宝应 225800

摘要

目的:分析CA242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体检中心2023年7月~2024年7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对上述人员均实施CA242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通过胃镜以及病理证实,健康人员为104例,存在胃部疾病患者为196例,两组患者的血清CA242、G-17和PGⅠ/PG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联合指标胃部疾病检出准确率较高,在胃部疾病中的诊断效能较为理想,数据高于单一指标(P<0.05)。同时胃癌患者的CA242、G-17高于胃炎患者,而PGⅠ/PGⅡ比值则低于胃炎患者(P<0.05);CA242、G-17与疾病为正相关,而PGⅠ/PGⅡ与疾病为负相关,均为高度相关。结论:联合PG、G-17和CA242指标在胃部疾病的筛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胃部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关键词

CA242;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体检人群

正文


胃部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种类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萎缩、胃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其中胃癌是导致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早期胃癌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视,导致患者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胃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成为目前临床重要研究方向[1]

肿瘤标志物在胃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糖类抗原242carbohydrateantigen242,CA242)作为一种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因其对胃癌的特异性较高,已逐渐被用于临床检测胃泌素17gastrin-17,G-17)是胃窦黏膜分泌的重要胃肠激素,与胃酸分泌和胃黏膜状态密切相关,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胃窦黏膜的病变情况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一种胃蛋白酶的前体蛋白,分为PGⅠPGⅡPGⅠ主要来源于胃体主细胞,而PGⅡ则来自胃底腺和胃窦部。PGⅠ/PGⅡ比值的降低被认为是胃黏膜萎缩的重要标志之一,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2]。近年来,CA242G-17PG联合检测在胃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多项研究表明,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尤其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显示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上述,本研究以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述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中对胃部疾病的筛查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本院体检中心20237~20247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29例,年龄范围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45.19±3.67)岁。

1.2/排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上;(2)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急性感染;(3)3个月内未接受胃部手术或胃镜检查;(4)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3)精神障碍不可自主沟通者。

1.3研究方法

受检者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置于促凝管中,静置30分钟后,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CA242G-17 PGⅠPGⅡ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GⅠ/PGⅡ比值通过计算得出检测仪器为深圳迈瑞全自动生化发光流水线SAL-6000,试剂购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胃镜检查及病理分析所有受检者均在采血后1周内进行胃镜检查,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胃部疾病的诊断。

1.4观察指标

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正常组以及胃部疾病组,分析两组人员CA242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单一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效能分析。评估CA242G-17PG指标与胃部疾病的相关性。

1.5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检者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共纳入300例体检者,通过胃镜及病理结果证实,健康人员为104例,存在胃部疾病患者为196例。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组名

例数

年龄(岁)

性别

BMIkg/m²

范围

平均年龄

范围

平均值

正常组

104

20~70

45.92±3.88

54

50

19~25

23.64±2.18

胃部疾病组

196

21~78

46.19±3.96

112

84

18~26

23.63±2.26

X2/t


0.566

0.749

0.037

P


0.05

0.05

0.05

2.2血清CA242G-17PG水平比较

两组人员的血清CA242G-17PGⅠ/PG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胃部疾病组的CA242G-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GⅠ/PGⅡ显著低于正常组(见表2)。

2.组间血清CA242G-17PG/PG水平比较

组名

例数

CA242U/ml

G-17(pmol/ml)

PGⅠ/PGⅡ

正常组

104

8.17±1.23

5.03±1.27

13.44±1.87

胃部疾病组

196

39.88±8.65

10.72±1.33

5.81±1.72

t


37.158

35.815

35.468

P


0.05

0.05

0.05

2.3单一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胃部疾病的检出情况

在表3中看出,联合指标胃部疾病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

3.单一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胃部疾病的检出情况

最终结果

CA242U/ml

G-17(pmol/ml)       

PGⅠ/PGⅡ

联合指标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161

35

120

76

100

96

194

2

196

阴性

10

94

15

89

22

82

2

102

104

合计

171

129

135

165

122

178

196

104

300

2.4单一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效能

在表4中看出,联合指标在胃部疾病中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

4.单一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效能

组名

例数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CA242U/ml

300

82.14%

90.38%

85.00%

94.15%

72.87%

G-17pmol/ml

300

61.22%

85.58%

69.67%

88.89%

53.94%

PGⅠ/PGⅡ

300

51.02

78.85%

60.67%

81.97%

46.07%

联合指标

300

98.98%

98.08%

98.67%

98.98%

98.08%

2.5不同胃部疾病患者CA242G-17PG指标情况

通过表5看出,196例胃部疾病的患者,胃癌患者为30例,胃炎患者为166例,胃癌患者的CA242G-17高于胃炎患者,而PGⅠ/PGⅡ比值则低于胃炎患者(P<0.05)。

5.胃部疾病患者CA242G-17PG指标情况

组名

例数

CA242U/ml

G-17(pmol/ml)

PGⅠ/PGⅡ

胃炎患者

166

22.46±7.96

7.13±1.25

8.08±1.29

胃癌患者

30

45.71±8.88

14.32±1.41

3.84±1.16

t


14.461

28.421

16.810

P


0.05

0.05

0.05

2.6 CA242G-17PG指标与胃部疾病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CA242G-17与疾病为正相关,而PGⅠ/PGⅡ与疾病为负相关,均为高度关,如下表6

6.CA242G-17PG指标与胃部疾病相关性

指标

γ

P

CA242U/ml

0.768

0.05

G-17pmol/ml

0.651

0.05

PGⅠ/PGⅡ

-0.662

0.05

3讨论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许多胃癌患者在早期阶段无特异性表现,常常难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因此,早期筛查对于提高胃癌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能够在早期阶段更敏感地发现胃癌的生物学变化[3]

CA242是一种肿瘤相关糖链抗原,主要表达于消化道上皮细胞中,尤其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研究显示,血清CA242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胃癌筛查和诊断指标。本研究发现,胃癌组患者的血清CA242水平显著高于胃炎患者。这一结果表明,CA242可反映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分泌活性的增强,同时与癌细胞的生长和浸润密切相关[4]但是CA242在消化道其他恶性肿瘤如胰腺癌结直肠癌中也存在升高情况,可能导致假阳性率较高,因此单一指标的灵敏度有限G-17是一种由胃窦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在胃酸分泌调节和胃黏膜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与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于胃炎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这是因为随着胃癌进展,胃黏膜腺体功能逐渐衰退,胃窦部G细胞增加,导致G-17分泌量增加,但是有研究提出,低水平的G-17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或胃癌风险PG是胃黏膜分泌的前体蛋白,可分为胃蛋白酶原PGⅠ)和胃蛋白酶原PGⅡ[5]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状态,因而被认为是评价胃部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显示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胃炎以及健康人员P<0.05这与胃黏膜腺体萎缩和功能退化有关,胃体部位腺体的萎缩导致PGⅠ分泌减少,且随着胃黏膜病变的加重,PGⅠ/PGⅡ比值逐渐下降[6]

在研究中发现,胃癌早期诊断筛查中,单一生物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往往受到局限通过结合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肿瘤标志物(如CA242)等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显著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通过联合PGG-17CA242指标,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指标,因此证实,虽然单独使用CA242G-17在胃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它们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特异性较低,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故而通过将这些标志物与PGⅠ/PGⅡ比值等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使用,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筛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笔者认为,胃癌的临床表现与多种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相似,这给胃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挑战。通过联合检测不同标志物,可以帮助区分胃癌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减少误诊率。通过对不同标志物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胃癌高危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筛查和干预策略,为治疗提供了早期依据。

综上所述,联合PGG-17CA242指标胃部疾病的筛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胃癌。通过多标志物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效检出胃癌,排除其他疾病,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参考文献

[1]谈春晓. 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血清学联合检测对胃癌高危人群筛查的临床价值[J]. 医学信息, 2020, 33 (24): 71-73.

[2]王玥, 王文君, 吕述静,.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比值、胃泌素-17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 2022, 39 (12): 832-834.

[3]杨璨, 冯帆, 郭航,.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联合碳13呼气试验在筛查胃癌中的价值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 (20): 2352-2356.

[4]林佩莲, 廖伟杰. 探讨胃癌筛查中检测HP分型、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的应用价值[J]. 黑龙江医药, 2022, 35 (05): 1202-1204.

[5]杨华, 冉妮娜, 薛娟,.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肿瘤标志物CA242CA199CEA诊断胃癌的价值[J]. 海南医学, 2021, 32 (20): 2607-2610.

[6]李芹芹. 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CA724CA242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11 (16): 191-1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