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与血糖控制效果的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营养支持;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研究
正文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为20.9%[1],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为,患者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失调,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糖大幅升高。归根结底,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胰岛素效应不足直接相关。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延长,其疾病情况会不断进行发展,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大。疾病发展到晚期,其会对患者的眼睛、肝脏、肾脏、心脑血管等器官组织造成严重影响,使得这些组织发生病变,进而造成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2]。正常情况下,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并发疾病,如代谢紊乱性疾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时间的高糖容易增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风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营养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满足日常机体所需能量[3]。基于此,为更好地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与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23年6月—2024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6:29;平均年龄为(47.29±3.88)岁;平均病程为(6.88±5.87)年;病因过度节食14例,过量注射胰岛素17例,其他原因24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7:28;平均年龄为(48.68±4.39)岁;平均病程为(7.06±2.43)年;病因过度节食13例,过量注射胰岛素16例,其他原因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确诊为糖尿病;(2)无脏器病变;(3)年龄≥60岁;(4)糖尿病史≥1年;(5)意识障碍,昏迷;(5)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疾病、脏器功能异常;(2)偏瘫、失语;(3)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疾病情况;定期进行患者血糖监测;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药物护理。
研究组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具体实施流程如下:(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治疗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认知情况、文化程度等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危害、定期监测血糖以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意义。宣教过程中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细心回答,尽量使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进行回答,提升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血糖指标监测。就糖尿病患者来看,血糖指标情况是影响患者意识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患者治疗方案调整的主要依据。为此,在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监测记录。若是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及时找寻影响患者血糖指标、导致患者血糖指标异常的主要原因,进而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促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以恢复。如果患者的血糖指标降低原因不明,医护人员就要严格地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尿糖检测,在明确原因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干预治疗,以确保患者血糖的有效纠正。(3)营养支持。如果病人有什么饮食禁忌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可以请营养师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来调整和完善饮食计划。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卡路里摄取被严格控制,每天摄取大约300mg的胆固醇,13%的蛋白质,24%的脂肪和59%的碳水化合物。在营养支持这一时间段内的食物均由本院营养科统一制作,制作完成后送至对应的病房食用。(4)日常护理。低血糖属于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但是大多数患者对此并不了解。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明确告知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情况,以此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强化患者的知识面。此外,医护人员也要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强化患者的身体素质,促使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4]、餐后2h血糖(2hPG)[5]、糖化血红蛋白(HbAlc)[6];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7]予以评估,量表包含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治疗效果四个维度,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予以评估,问卷包括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t验证,计数资料(n,%)用X2验证,数据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FPG、2hPG、HbAl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比较()
组别 | FPG(mmol/L) | 2hPG(mmol/L) | HbAlc(%)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n=55) | 7.36 ±0.47 | 6.23 ±0.34 | 10.42 ±0.49 | 9.08 ±0.36 | 8.52 ±0.72 | 7.26 ±0.52 |
研究组 (n=55) | 7.38 ±0.52 | 5.36 ±0.42 | 10.44 ±0.52 | 7.73 ±0.59 | 8.54 ±0.73 | 6.57 ±0.41 |
t | 0.212 | 11.940 | 0.208 | 14.486 | 0.145 | 7.728 |
P | 0.833 | 0.001 | 0.836 | 0.001 | 0.885 | 0.001 |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 生理功能 | 社会功能 | 心理功能 | 治疗效果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n=55) | 45.25±4.66 | 32.19±4.58 | 15.84±2.86 | 10.54±1.29 | 35.29±4.14 | 29.15±3.77 | 12.37±2.47 | 8.74±1.27 |
研究组 (n=55) | 45.88±4.51 | 24.91±4.90 | 15.38±2.69 | 7.27±1.24 | 35.62±4.27 | 25.32±3.86 | 12.28±2.59 | 5.17±1.14 |
t | 0.720 | 9.155 | 0.869 | 13.553 | 0.411 | 5.264 | 0.186 | 15.514 |
P | 0.473 | 0.001 | 0.387 | 0.001 | 0.682 | 0.001 | 0.852 | 0.001 |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5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X2=5.157,P<0.05)。
3讨论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相关。在正常情况下,若是机体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骤减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糖尿病[8]。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但是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患者体内的其他组织器官会受到牵连,发生病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才会到医院就诊治疗,但是这个时期已经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时间的高糖水平会增加其他疾病并发的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膳食及营养疗法是一切治疗的基础,但大部分病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工作强度不匹配,使体内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存储,从而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9]。营养支持干预是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平衡各类营养素为原则,按照病人的实际状况来计算每日所需的能量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时间得以延长,可以持续地抑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对抗激素的作用,最终实现降血糖[10]。临床研究显示[11],采用未经加工的原料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释放缓慢,能长时间保持饱足感,能量密度低,能降低C肽的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加速血脂代谢,达到控制血糖目的。此外,营养支持还可以辅助病人选择合适的食物,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促进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促进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血糖控制更好,生活质量更好。分析原因是营养支持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并由本院的营养科对食物进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糖、高油盐等的摄入。研究发现[12],正常的食品在进入胃肠道后会更迅速地被消化和吸收,能够迅速地引发血糖反应,在病人吃完之后就会表现为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病人长时间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所致,合理选择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减少餐后的高血糖,改善血糖、血脂代谢,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营养支持不仅要关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结构和成分,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与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其进行营养辅助可以延长食物在胃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减慢葡萄糖的释放速率,减少餐后高血糖峰值和胰岛素水平,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提高病人的血糖水平,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开展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对于血糖控制具有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亚玲,敢志惠,武小艳.全程健康教育与营养支持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2):1729-1730.
[2]鲜青艳.恶性淋巴瘤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化疗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23,14(12):114-116.
[3]李园.营养支持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3):42-44.
[4]郅红.格列本脲联合医学营养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17):108-111.
[5]刘娜.营养支持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疾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评《糖尿病诊断与治疗》[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40(3):285.
[6]周毅杰.营养支持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疾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4):19-22.
[7]黄凤英,付瑜,陈璐.改良肠内营养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肠黏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5):3609-3613.
[8]林燕燕,林巧莹,林碧娟.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致呼吸窘迫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31):142-146.
[9]崔亚娟,陈玉灵,张婷婷.基于营养状态评估下五步协同营养支持方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46(4):69-71.
[10]阎成娟.整体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5):777-779.
[11]李亚玲,敢志惠,武小艳.全程健康教育与营养支持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2):1729-1730.
[12]胡学琴,黎伟娟,杨蕾,等.肠内营养治疗对白族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21):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