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心理护理;宫颈癌;改善情况
正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CC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CCA病例约60万,死亡约35万。在我国,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增病例约10万[1]。临床上,CCA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早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具有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期等优势。然而,手术本身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伤害,容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感染等并发症。此外,由于患者担心疾病复发、预后不良等,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从而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延缓康复进程,甚至加重病情[2]。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压力,从而促进康复。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CCA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选取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年龄43-64(52.21±2.35)岁,对照组年龄41-65(52.11±2.27)岁;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纳入标准:患者手术治疗后整体健康状况良好;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患有其他癌症;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疼痛管理、注意事项告知等基础内容;观察组于此基础之上,增加的护理内容如下:
(1)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并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疏导。(2)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护理者应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感受,通过共情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如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负担。(3)认知重建。注重患者的认知重建,患者术后可能会对自身形象、生活能力等方面产生负面认知,护理者需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开展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消极的思维模式。例如,当患者因手术造成的疤痕而感到自卑时,引导患者认识到疤痕是身体战胜疾病的证据,而非缺陷。通过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邀请康复良好的患者分享他们的故事,让患者了解其他康复患者的经历,减少孤独感和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结合艺术疗法,如绘画、音乐治疗,让患者在创作中表达情感,发现自我价值。(4)注重家庭支持。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协助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同时,指导家属如何正确面对患者的康复过程,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利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显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组各指标表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分组
| 例数 | SAS | SDS | SF-36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40 | 57.66±5.13 | 40.23±3.10 | 53.21±3.09 | 45.79±3.11 | 72.45±3.42 | 90.02±3.22 |
对照组 | 40 | 57.20±5.01 | 47.42±4.08 | 53.16±3.17 | 49.45±3.21 | 72.10±3.78 | 82.33±2.41 |
t | - | 0.406 | 8.874 | 0.071 | 5.179 | 0.434 | 12.092 |
p | - | 0.686 | 0.000 | 0.943 | 0.000 | 0.665 | 0.000 |
3讨论
CCA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HPV病毒可以侵入宫颈上皮细胞,导致细胞DNA发生突变,进而引发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随着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细胞分化失控,最终可能导致宫颈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发生。在CCA患者术后康复期,由于疾病本身的痛苦以及手术带来的创伤,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而情绪作为人类生理和心理活动的产物,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途径,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肌肉紧张等症状,进而影响身体恢复。还可能使患者对治疗和生活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康复进程[4]。临床上,常规护理往往侧重于患者的生理恢复,护理工作者可能会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但对于患者心理问题的处理往往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到心理因素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导致患者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术后恢复。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其核心在于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康复。其强调个体化服务,护理工作者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同时,其注重情感支持,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诉求,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此外,其采用多种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艺术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认知,缓解负性情绪[6]。本研究中,观察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表现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优势显著。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调整心态,从而减轻负担。其次,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可以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更多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该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患者可以学习到有效的应对策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CCA患者术后康复期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将其纳入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中。
参考文献
[1]沈荀艳,任婷,沈薇.融合萨提亚模式的序贯式心理护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4,31(10):92-96.
[2]黄彩燕,罗琳雪,黄莎莎,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症状群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9):191-194.
[3]鲁艳,陈珞,林平.心理导泄联合护理对中青年宫颈癌病人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4,10(12):2186-2189.
[4]刘瑜,方双雨,李锡君.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C]//榆林市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四).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2024:6-7.
[5]李丹.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C]//榆林市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4:6-7.
[6]胡月明,辛琛,兰慧敏,等.人文关怀联合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4,37(03):355-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