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宣传对高职院校学生流感发生率及传播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疾病预防宣传;流感预防;控制传播
正文
前言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在封闭环境中传播迅速。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密集、流动性大,成为流感高发的场所。近年来,我国流感疫情的发生频率逐渐上升,给学生的健康和学业带来不小的困扰[1]。因此,开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流感防控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疾病预防宣传对高职院校学生流感发生率及传播的影响,以期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高职院校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名。对照组男84名,女66名,年龄18-21岁,平均(19.36 ± 0.28)岁。观察组男80名,女70名,年龄19-21岁,平均(19.34± 0.25)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分布、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纳入标准:(1)均为本院校在读生;(2)年龄≥18岁,资料齐全;(3)参研学生已了解本次内容、目的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外出实习或休学者;(2)研究开始前已患流感者;(3)配合度差者。
1.2方法
观察组进行隔离点疾病预防宣传,详细措施:(1)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课程。将流感预防知识纳入学校的选修课程,通过隔离点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2)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流感预防的相关文章、视频和音频资料。在校园显眼位置,如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张贴宣传海报,展示流感预防的要点和注意事项。(3)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邀请专业的医务人员到校,举办流感预防的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对学校的辅导员、宿管人员等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向学生传播正确的预防知识。(4)组织实践活动。开展流感预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流感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做好预防工作。(6)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点。在学校医务室或学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流感预防的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学生在预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以6个月为期,对两组学生进行随访调研,统计发生流感的例数。并采用自拟流感知识认知调查问卷,包括:流感的发生、发展、日常防护措施及治疗等相关内容,满分为100。统计得分为70分以上的学生例数,以此为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流感发生率、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流感发生率为0.67%,低于对照组8.67%;观察组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68.00%(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流感发生率、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n,(%)]
组别 | 流感发生率 | 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 | ||
发生 | 未发生 | 知晓 | 不知晓 | |
对照组(n=150) | 13(8.67) | 137(91.33) | 102(68.00) | 48(32.00) |
观察组(n=150) | 1(0.67) | 149(99.33) | 145(96.67) | 5(3.33) |
χ2值 | 10.789 | 42.373 | ||
P值 | 0.001 | 0.000 |
3讨论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流感预防存在诸多问题[2-3]。一方面,学校的预防措施相对薄弱,缺乏全面系统的流感预防规划。宣传工作多集中在流感高发期,且形式较为单一,多为海报、讲座等,难以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预防意识不足。不少学生对流感的危害认识不够,日常生活中卫生习惯不佳,如宿舍通风不及时、公共物品共用等。同时,部分学生在出现流感症状后未及时就医或隔离,导致病毒传播。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流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疾病预防宣传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流感的严重性与易感性,促使其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如知晓流感高发季,学生便会提前接种疫苗,日常出行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域,从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其次,通过宣传普及学生学会正确的卫生行为。例如,掌握正确洗手方法,能及时清除病菌;了解咳嗽、打喷嚏时的遮挡礼仪,可减少飞沫传播。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极大减少了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4]。此外,疾病预防宣传可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建设。学生们自觉维护教室、宿舍卫生,定期通风换气,清理卫生死角,抑制病毒滋生与传播。同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处,进一步降低了流感病毒存活与传播几率。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宣传可有效降低高职院校学生流感发生率,提高学生对流感的认知,控制疾病传播。
参考文献
[1]陈丹红,许志斌,戴秀兰.漳州市2013-2018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22, 20(33):161-167.
[2]楚富兴,王楠楠,何振兴.探讨院校流感疫情的发生因素与预防措施[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28(4):185-186.
[3]李艳.关于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的思考[J].健康大视野, 2020,(12):286.
[4]张霞.预防学校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中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0,(15):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