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心理分析及身心护理要点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段丽芳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71100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身心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于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青少年患者148例作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意愿分组。对照组(n=74),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74),给予心理状况分析及全面身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SCL-90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十分必要,且根据患者心理分析结果及时给予患者身心护理,如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引导和心理知识的科普,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所以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引导和相关心理知识的宣教十分之一。


关键词

未成年人工流产;身心护理;护理满意度

正文


人工流产是一种临床终止妊娠的常见方式。避孕失败及不宜继续妊娠的女性在妊娠3个月内可采取人工流产的方式终止妊娠。在人工流产的患者中,有不少患者属于青少年,此类患者多妊娠安全意识薄弱,对性生理知识匮乏,且存在人工流产术后对自身健康管理不佳等情况[1]。此外,青少年患者因年龄、妊娠及相关知识的匮乏极易产生各项负面情绪,继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所以针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十分必要。现通过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身心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9月~20249月于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青少年患者148作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意愿分组。对照组(n=74),年龄15-22岁,平均年龄为17.63±2.11)岁;停经4275天,平均停经天数为(50.08±6.87观察n=74),年龄15-22岁,平均年龄为17.87±2.03)岁;停经4172天,平均停经天数为(49.93±6.6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青少年患者;(2)经B超检查可显示宫内妊娠;(3)初次妊娠;(4)符合人工流产手术指征;(5)无认知、精神障碍,无语言交流障碍;(6)有家属陪同。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心理分析及全面身心护理:(1)术前身心护理:向患者发放人工流产健康护理手册;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仍流产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意义;术前,还需向患者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流程。②因患者年龄、妊娠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存在恐惧、焦虑、担忧等心理情绪,针对此种情况,需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和关怀:首先,引导患者及时向护理人员沟通其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理解、鼓励和正向心理引导,使患者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树立手术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需引导患者家给予患者理解、陪伴和支持,使患者能够获得情感支持。(2)术中身心护理:①由手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为患者进行流产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保持手术环境的私密性、安静性及舒适性;其次,临床医师可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此外,适当情况下,临床医师可通过与患者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放松身心。②术中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嘱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实时观察患者状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及时给予吸氧;3)术后身心护理及随访:术后监护:手术完成后,检查孕囊与刮出物;嘱患者休息6~8小时,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有无麻醉不良反应等,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吸氧。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的宣教:嘱患者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嘱患者每日观察外阴分泌物情况,如颜色、气味、性状等;嘱患者短期内需保持清淡饮食,忌食清凉、辛辣等不利于机体恢复的食物;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术后护理,如嘱患者需每日清洁外阴,能保持外因干净卫生,不可盆浴,勤换内裤。若自觉不适,需及时复查;嘱患者避免劳累、着凉,同时最好卧床休息2~3周,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等。③性生理教育:为预防和减少人工流产对青少年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二次伤害,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性生理教育,向患者讲解性生理知识、避孕知识等,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避免发生二次妊娠。

1.4 观察指标

1)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评估。量表总分值为90分,评估分值越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项,每项5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心理健康状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心理健康对比(±s

组别(组数)

SCL-90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74)

35.92±3.61

31.52±3.65*

观察组(n=74)

37.06±3.49

22.36±2.29*

t

1.953

18.287

P

0.053

0.000

注:*P0.05表示组内差异显著。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护理满意度对比(±s

组别(组数)

术前

术中

术后

对照组(n=74)

38.22±2.15

36.11±2.09

38.80±2.55

观察组(n=74)

45.39±2.25

46.15±2.31

44.82±2.12

t

19.819

27.725

15.61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本次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身心护理要点分析的研究中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认可度较高。在本次试验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全面呵护患者身心健康,同时,还对患者进行性生理知识及妊娠知识的科普,以提高患者自我身心保护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以上措施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施小琴[4]未成年人工流产患者护理的相关研究中表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人工流产全方位的认知,降低心理因素对患者产生的躯体化影响,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十分必要,且根据患者心理分析结果及时给予患者身心护理,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引导和心理知识的科普,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所以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引导和相关心理知识的宣教十分之一。

参考文献:

[1]葛萍萍,邢春华.28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中国 实用医药,2013,8(14):225-226.

[2]黄东英,杨水菊,黄崇杜.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1):126-127.

[3]曾维曦,于芳.人流后关爱服务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0(20):114-115.

[4]廖庆珍.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203-204.

山东省学校卫生协会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LZX20240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