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及价值探讨
摘要
关键词
脊柱结核;手术室护理;对策
正文
引言
脊柱结核是一种严重的骨关节疾病,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室护理对策的优化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以期为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展现出护理工作的深远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脊柱结核,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病原体培养等);2.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3.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如病情进展、脊髓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无效等;4.患者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的脊柱疾病,如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2.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无法承受手术;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对研究药物或手术材料过敏;5.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有效沟通和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1)术前评估与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药物过敏史、心肺功能等,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流程、预期结果及可能的风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室环境符合无菌要求。(2)术中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供所需的器械和材料,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注意患者的体位摆放,避免因长时间固定体位导致的压疮或其他并发症。(3)术后护理:术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迹象。提供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并教育患者正确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脊柱结核的疾病知识、术后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度,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衡量手术效率的重要指标,较短的手术时间通常意味着更少的术中风险和更好的患者耐受性。(2)术中出血量:反映手术操作精细程度和患者出血风险的指标,较少的出血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是评估手术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4)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反映患者对手术和护理过程的整体感受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5小时,而对照组为3.2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毫升,对照组为300毫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9%(2例),对照组为17.6%(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分,对照组为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各指标对比
指标 | 观察组(n=34) | 对照组(n=34) | P值 |
手术时间(小时) | 2.5±0.3 | 3.2±0.5 | <0.05 |
术中出血量(毫升) | 200±50 | 300±70 | <0.0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5.9%(2/34) | 17.6%(6/34) | <0.05 |
护理满意度评分 | 92±5 | 84±8 | <0.05 |
3讨论
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及价值探讨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如何通过优化护理措施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脊柱结核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手术室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评估与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手术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在术中护理方面,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提供必要的器械和材料,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的疼痛管理和早期活动指导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通过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持续和有效的护理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因此,医疗机构应当重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敏.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247-248.
[2]吴元蓉.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5):123-125.
[3]李艳娜.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7):1156-1157.
[4]陈春燕,罗盛清.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中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J].InternationalInfectionsDiseases(ElectronicEdition),2020,9(01):164-165.
[5]胡玲.基于前入路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配合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