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矫正方脸畸形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方脸畸形;面部轮廓
正文
方脸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轮廓异常,通常表现为下颌角突出、颧骨高耸等特征,给患者带来面部美观度不佳的困扰[1]。方脸畸形的矫正一直是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手术方法众多,其中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该手术通过对面部骨骼结构的精准调整,能够有效改善方脸畸形患者的面部轮廓,提高面部美观度。然而,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方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疗的68例方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方脸畸形;无手术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面部畸形;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有精神病史或药物滥用史。68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40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8.6±7.2)岁。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面部评估,包括面部轮廓、皮肤状况、牙齿咬合情况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前进行常规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确保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术前一天清洁面部皮肤,术前6h禁食禁饮。(2)麻醉与切口: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口腔内做切口,分离并暴露颧骨和下颌角区域。(3)颧骨截骨降低:在颧骨颧弓部位进行截骨,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线,使用骨刀或骨锯进行截骨操作。截骨后,将颧骨向内下方推移,并使用微型钛板或螺钉进行固定,以降低颧骨高度。(4)下颌角截骨整形:在下颌角部位进行截骨,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线,使用骨刀或骨锯进行截骨操作。截骨后,将下颌角部位进行磨削或削除,以缩小下颌角宽度。同时,对下颌骨进行精细的塑形,以获得满意的面部轮廓。(5)术后处理:术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佩戴弹力面罩进行加压包扎,以促进面部消肿和塑形。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面部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1)面部轮廓指标:测量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左侧下颌角角度、右侧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度、双侧颧点间距、双侧下颌角间距等指标,以评估面部轮廓的改善情况。
(2)手术效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手术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面部轮廓改善情况、面部美观度提升情况、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
(3)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的局部肿胀症状完全消退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面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时间等指标,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面部轮廓指标比较
手术前后两组面部轮廓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手术前后面部轮廓指标比较(x±s)
时间 | 左侧下颌角角度 | 右侧下颌角角度 | 下颌平面角度 | 双侧颧点间距 | 双侧下颌角间距 |
手术前 | 118.67±5.12 | 118.92±5.97 | 120.15±6.21 | 146.28±6.93 | 123.89±6.28 |
手术后 | 130.21±5.64 | 130.34±5.85 | 131.08±5.79 | 129.87±6.05 | 109.92±5.37 |
t | |||||
P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2.2手术效果满意度
经过手术治疗后,68例方脸畸形患者中有67例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8.53%。其中,非常满意45例(66.18%),满意22例(32.35%),一般1例(1.47%),无不满意病例。见表2.
表2手术效果满意度
满意度等级 | 例数 | 百分比(%) |
非常满意 | 45 | 66.18 |
满意 | 22 | 32.35 |
一般 | 1 | 1.47 |
不满意 | 0 | 0 |
总计 | 68 | 100 |
2.3术后恢复情况
方脸畸形患者术后的局部肿胀症状完全消退时间为(17.98±1.85)d,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90.87±6.62)d,面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时间为(92.76±7.03)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见表3.
表3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恢复指标 | 平均时间(d) | 标准差(d) |
局部肿胀症状完全消退 | 17.98 | 1.85 |
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 90.87 | 6.62 |
面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 | 92.76 | 7.03 |
3讨论
方脸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轮廓异常,主要表现为下颌角突出、颧骨高耸等特征,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度,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困扰[3]。因此,方脸畸形的矫正一直是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手术方法中,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因其显著的矫正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而备受关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之所以能够在方脸畸形矫正中取得显著效果,主要得益于其手术方法的优势[4]。具体而言,该手术方法通过对面部骨骼结构的精准调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部轮廓。在颧骨截骨降低方面,手术通过截骨操作将颧骨向内下方推移,并使用微型钛板或螺钉进行固定,从而降低颧骨高度[5]。在下颌角截骨整形方面,手术则通过截骨操作将下颌角部位进行磨削或削除,以缩小下颌角宽度[6]。同时,对下颌骨进行精细的塑形,以获得满意的面部轮廓。这种手术方法不仅具有显著的矫正效果,还能够保持面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7]。
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是一种复杂的面部整形手术,其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确度高:手术需要在口腔内进行,通过精确的截骨操作,实现颧骨和下颌角的降低。这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以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个性化设计:每个患者的面部轮廓和畸形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这包括截骨的位置、截骨量以及术后轮廓的预测等。创伤小:手术通过口腔内进行,避免了外部皮肤的切口,减少了创伤和术后疤痕的形成。同时,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保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矫正方脸畸形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手术,患者的面部轮廓得到了显著改善,颧骨和下颌角的突出程度明显降低,面部变得更加柔和、流畅。此外,手术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肌肉的协调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项研究中,选取了56例方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结果显示,患者对于手术矫正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8.21%。术后,患者的局部肿胀症状在18天左右完全消退,咀嚼功能在90天左右恢复正常,面部轮廓及曲线在93天左右基本稳定。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该手术在矫正方脸畸形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手术安全性是整形外科手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本研究中,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展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首先,术前准备阶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面部评估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设计,确保了手术的针对性和可行性[8]。其次,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口腔内切口等先进的手术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出血风险[9,10]。此外,术后处理阶段对切口进行缝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佩戴弹力面罩进行加压包扎等措施,也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这些措施共同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尽管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矫正方脸畸形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手术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这些风险和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和血肿: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和血肿。严重时,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神经损伤:手术可能损伤面神经、颏孔下牙槽神经等,导致面部表情异常、感觉减退等并发症。双侧不对称: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术后可能出现双侧不对称的情况。这可能与截骨平面的不平整、操作水平等因素有关。骨不愈合:在内推颧骨后,如果内固定不理想,可能导致骨不愈合的情况。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医生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保护好周围的血管和神经。术后,患者也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必要的护理和康复。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一系列措施[11]。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应加强护理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12]。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每个患者的面部轮廓和畸形程度都是独特的,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对于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包括截骨线的设计、截骨量的确定以及塑形方式的选择等。这种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不仅提高了手术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满意度。
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整形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包括切口护理、饮食调整、面部运动等方面。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13]。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方脸畸形矫正中具有显著效果。手术后面部轮廓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左侧下颌角角度、右侧下颌角角度和下颌平面角度均有所增加,双侧颧点间距和双侧下颌角间距均有所减小,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该手术方法能够精准地调整面部骨骼结构,有效改善方脸畸形患者的面部轮廓。此外,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8.53%,进一步验证了该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局部肿胀症状完全消退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面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时间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综上所述,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方脸畸形矫正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面部轮廓,提高面部美观度,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然而,该手术方法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证,术前应进行全面的面部评估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设计,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同时,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许春鹏,何莹婷.采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矫正方脸畸形的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23,13(4):2-5.
[2]刘悦,刘岩,赵雪,等.Smith-Magenis综合征1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2):2.
[3]齐田源.颧骨颧弓截骨降低术术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23.
[4]黄立维,陈贵征,罗恩.下颌角整形术的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4,40(08):894-902.
[5]赵庆,王雨墨,魏一源,等.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内推和去骨量与颧骨外形高点变化的对应关系[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4,40(10):1041-1048.
[6]丁明超,杨柳,经博雅,等.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咬合功能重建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05(01):E03083-E03083.
[7]杨莉亚,马刘红,黄元亮,等.基于三维测量评估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效果稳定性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2(4):495-499.
[8]陈诚,刘家祺,亓发芝.下颌角截骨术后出血病例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05(01):E01481-E01481.
[9]高明,陶永炜,毕思思,等.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近心骨段横向宽度变化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3,33(1):20-25.
[10]魏秀茹.单纯型皮罗序列征婴儿下颌骨髁突形态的3D分析[D].广州医科大学,2023.
[11]赵延峰,张静,范巧丽.自创三点连线定位行下颌角截骨改善面型的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4,30(03):231-233.
[12]宋丽斌,Mohammed Qasem AIWatary,何映酉,等.CAD/CAM应用于健侧下颌角截骨及预成型钛网联合移植整复半侧颜面短小[J].口腔医学,2023,43(1):75-81.
[13]刘泽钊,钟奕伟,吕晓鸣,等.外科医生主导的3D打印截骨导板在下颌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4,38(3):189-194.
作者简介:赵文静 1991.6 女 汉族 江苏南京 本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