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
正文
幽门螺旋杆菌是在胃黏膜感染中的病原菌,也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该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当中,并且与胃癌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联。消化性溃疡疾病有很多种类型,各个部位的发病情况也存在差异性,需要进行针对性检查来明确病变部位,继而实施有效的治疗[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临床上是可以治愈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利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不但效果较理想,还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接受度较高,但是,因为患者缺乏对疾病的相关认知,可能会影响到治疗的依从性,出现私自停药、更改剂量等情况,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在治疗中配合应用护理干预,帮助提高治疗效果[2]。文章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3年9月-2024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年龄均值(36.45±2.21)岁;研究组年龄均值(36.24±2.32)岁,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针对实际病情遵医嘱开展对症用药治疗,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饮食方式。
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1)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主动对患者与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等,重点说明遵医嘱坚持用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促使患者配合治疗。(2)心理干预:患者因为疾病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在情绪上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情况,继而影响到治疗的配合性,所以,护理人员要增加与患者的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地鼓励患者,树立患者治疗自信心。(3)饮食护理:消化性溃疡的反复发作与患者日常饮食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与家属要注意日常饮食结构,每日三餐定时,可少食多餐,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餐,但需注意不能过度饥饿或过饱,禁忌食用刺激性、过冷、过热、坚硬、粗糙的食物,戒烟戒酒,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适当增加高纤维素类食物的摄入量。(4)运动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慢跑、游泳、快走等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反复发作。(5)生活指导: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使用的餐具要定期消毒,以免感染给家庭中其他成员,还要注意口腔的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后再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7.0软件,P<0.05,存在差异性。
2.结果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n/%;例)
组别 | 根除例数 | 根除率 |
研究组(n=40) | 38 | 95.00%(38/40) |
对照组(n=40) | 32 | 80.00%(32/40) |
X2 | - | 4.1143 |
p | - | 0.0425 |
3.讨论
现阶段,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打阿道90%的清除率,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费用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患者不重视疾病的发展,导致治疗的长期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反复发作[3]。同时,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依从性、个人卫生、负面情绪等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治疗的远期效果,还应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文章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生活指导等,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遵医嘱重要性的了解,以免患者出现私自减少药物剂量、停药等情况,促使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针对性地疏导情绪,可以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此外,疾病的复发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在护理中要加强对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菲.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糖尿病之友,2023(8):29-30.
[2] 金鑫.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 婚育与健康,2023,29(15):130-132.
[3] 谢玉成.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医学,2020(2):42.
[4] 李员.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8):114-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