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探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段春宁

​庆阳市人民医院 745000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成效,通过多维度对比两种手术时机在手术指标、术后康复进程、并发症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精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正文

一、引言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健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流术式。然而,手术时机的抉择,即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话题。急诊手术能及时解除患者病痛,阻断病情恶化,但手术难度与风险较高;择期手术则在患者病情稳定、身体状况改善后实施,理论上可降低手术风险,不过等待期间患者存在再次发作的隐患。因此,深入探究两种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对优化临床治疗策略、提升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手术相关概述

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原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借助现代微创技术开展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先在患者腹壁上精准穿刺 3 - 4 个小孔,将腹腔镜及配套手术器械经小孔置入腹腔。腹腔镜配备高清摄像头,能将腹腔内的图像清晰传输至外部显示器,医生依据屏幕图像,利用手术器械精细操作,将胆囊从胆囊床完整分离并切除。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术式切口微小,极大减少了对腹腔脏器的扰动,有效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同时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长与康复周期 。

2.2 急诊与择期手术的界定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常指在患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后的 72 小时内紧急实施手术。此时患者处于炎症急性期,胆囊明显充血、水肿,周围组织粘连,手术难度显著增加。但及时手术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有效预防胆囊穿孔、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是在患者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经一段时间保守治疗,一般在急性发作后的 6 - 8 周,待胆囊炎症完全消退、局部组织水肿显著减轻后再行手术。此阶段手术视野相对清晰,解剖结构易于辨认,手术操作难度降低,但等待手术期间,患者仍面临胆囊炎再次发作的风险。

三、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1 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急诊手术时,由于胆囊处于急性炎症期,组织高度充血、水肿,解剖结构变得模糊不清,手术难度大幅提升,致使手术时间往往长于择期手术。在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时,医生需格外谨慎,避免损伤周围重要脏器和血管,这无疑会延长手术操作时间。有研究表明,急诊手术的平均时长比择期手术长约 20 - 30 分钟。

术中出血量:急诊手术中,因胆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强烈,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术中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所以术中出血量通常多于择期手术。而择期手术时,胆囊炎症已消退,组织充血减轻,手术过程中出血相对较少,更利于手术的顺利推进。相关数据显示,急诊手术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比择期手术多 30 - 50 毫升。

3.2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疼痛程度:急诊手术后,由于手术时胆囊炎症严重,对周围组织刺激较大,患者术后疼痛较为明显,往往需要更多的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相比之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对较轻,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研究表明,急诊手术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的频率和剂量均高于择期手术患者。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急诊手术对胃肠道的干扰较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对缓慢。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饮食。而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一般术后较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排气、排便,开始进食,有助于患者营养摄入和身体恢复。统计数据显示,急诊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比择期手术患者长 1 - 2 天。

住院时间:综合手术难度、术后疼痛和恢复情况等因素,急诊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通常长于择期手术患者。择期手术患者由于术后恢复较快,能够更早出院,减少了住院费用和医院感染风险。相关研究表明,急诊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择期手术患者长 3 - 5 天。

3.3 并发症发生风险

近期并发症:急诊手术在炎症急性期进行,手术难度大,术后发生出血、胆瘘、感染等近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胆囊周围组织的炎症水肿可能导致血管结扎不牢固,容易出现术后出血;手术中对胆管的辨认困难,也增加了胆瘘的发生风险。而择期手术时,胆囊炎症消退,手术操作相对容易,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据统计,急诊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0% - 15%,而择期手术约为 5% - 8%

远期并发症:从远期来看,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但急诊手术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炎症粘连等原因导致胆囊切除不完全,残留的胆囊组织可能会引发胆囊炎复发等远期问题。而择期手术在手术视野清晰的情况下,能够更完整地切除胆囊,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四、临床决策考虑因素

4.1 患者病情评估

在决定采用急诊还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至关重要。需考量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等。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且胆囊炎急性发作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考虑择期手术;而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胆囊炎急性发作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寒战、腹痛剧烈等,或有胆囊穿孔、坏疽等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急诊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4.2 医疗资源与技术水平

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也是影响手术时机选择的关键因素。若医院具备充足的医疗资源,包括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完善的术后监护设备等,能够应对急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那么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急诊手术的指征。相反,若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技术水平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择期手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

五、结论

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急诊手术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避免病情恶化,但手术难度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择期手术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相对容易,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在等待手术期间患者有再次发作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时机,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更深入地探讨两种手术时机的优劣,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张彬, 薛峰, 汤枫. 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 (34): 62-66.

[2]赵毅. 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择期与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 医药前沿, 2024, 14 (08): 59-61.

[3]许克杰.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3 (19): 200-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