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正常现象还是健康预警?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杨庆宝

五华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梅州)5144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生儿出生后,父母会密切观察宝宝的每一个变化,其中,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现象常常引起家长的担忧。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儿黄疸。黄疸在新生儿中十分常见,有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那么,如何分辨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现象还是需要注意的健康预警?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

新生儿黄疸的形成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积累所引起的。胆红素是一种由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黄色色素。成人的肝脏通常能够快速处理并排出胆红素,但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处理胆红素的效率较低,导致胆红素积聚在血液和皮肤中,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天开始出现,并在一周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退,约两周后完全消失。对于早产儿来说,黄疸可能会持续时间稍长,但总体上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

什么是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早期阶段的正常现象。约有50%以上的足月新生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生理性黄疸一般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因为它是由于正常的生理过程所导致,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黄疸的几率更高,这被称为母乳性黄疸,但大多数情况下仍属正常现象,只需注意宝宝的体重增长和日常表现是否正常即可。

病理性黄疸:何时需要警惕?

尽管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但当黄疸出现过早、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程度较重时,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这种情况下,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病理性黄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血型不合、红细胞过度破坏、感染或肝胆疾病等。

病理性黄疸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并且黄疸程度不断加深。其他伴随症状如精神萎靡、拒绝哺乳、尿液呈深黄色或粪便颜色异常,也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警示信号。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应尽快咨询儿科医生,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何分辨黄疸的类型?

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来初步分辨新生儿黄疸的类型。轻微的生理性黄疸通常只会使面部和上半身略微泛黄,但病理性黄疸的黄染程度则可能扩展到全身,包括手掌和脚底。在家中,家长可以轻轻按压宝宝的皮肤,观察按压部位是否会出现黄色。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初步判断,但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检查。

在医院中,医护人员通常使用胆红素检测设备来确定黄疸的严重程度。通过血液或皮肤的胆红素水平检测,医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观察。对新生儿进行黄疸监测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黄疸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黄疸的处理与护理

如果新生儿黄疸为生理性,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保证宝宝得到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繁喂奶有助于通过增加排尿和排便加速胆红素的排出。在喂养过程中,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对于病理性黄疸,可能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光疗(蓝光照射)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分解胆红素,使其更易被宝宝的肝脏处理和排出。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换血治疗,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通常只在高胆红素水平可能导致脑损伤的风险时才考虑。

预防和应对建议

尽管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做好日常观察仍然十分必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皮肤颜色、饮食状况和日常行为,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对于有家族病史或前一胎黄疸情况严重的家长,医生可能会在产后特别注意宝宝的胆红素水平,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母乳喂养对大多数新生儿来说是有益的,因为它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免疫支持。但在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时间内补充配方奶,以观察黄疸是否会缓解。

总而言之,新生儿黄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家长需具备基本的分辨能力,了解哪些情况需要更多关注和医疗帮助。及时、科学的应对措施可以让新生儿黄疸不再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从而为宝宝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开端。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