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孕妇不同孕期的营养需求与针对性护理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吴洁 濮莲芳 李敏华

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

孕期营养对于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孕期孕妇的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需求各异,因此营养需求也有所不同。本文详细阐述了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营养需求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产科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孕妇合理膳食,保障母婴健康。


关键词

孕妇;孕期;营养需求;针对性护理

正文

一、引言

孕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有助于预防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其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然而,不同孕期孕妇的营养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产科护理人员需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针对性护理,以确保母婴安全。

二、孕早期的营养需求与护理

(一)孕早期营养需求

孕早期胎儿发育缓慢,孕妇热量需求与孕前相近,无需额外增加。但若孕吐严重致能量摄入不足,需调整饮食保障基本需求。蛋白质方面,每日应摄入55-65克,可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获取,助力胎儿组织器官分化。碳水化合物每天至少摄入130克,像全麦面包、米饭、面条等,用以提供能量,防止因能量缺乏致母体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维生素上,孕早期是胎儿神经管发育关键期,每天需摄入400-800微克叶酸,可通过绿叶蔬菜、豆类、全麦食品补充,或遵医嘱服叶酸补充剂,预防神经管畸形;维生素B6能缓解孕吐,可从肉类、全谷类、香蕉等食物获取。矿物质中,铁需求增加,多食用红色肉类、动物肝脏等,搭配富含维生素C食物促进吸收,预防缺铁性贫血;锌对胎儿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重要,可从瘦肉、海鲜、坚果等摄取。

(二)孕早期针对性护理

孕早期孕妇常因孕吐等身体不适及对胎儿健康的担忧,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解释孕期生理变化及注意事项,增强孕妇信心。

饮食指导上,依据孕妇饮食习惯和口味制定个性化计划,鼓励少食多餐,避免空腹,两餐间可适当加餐,如饼干、水果。孕吐严重者,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开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还可尝试闻柠檬、生姜等缓解孕吐。同时,要向孕妇宣传孕早期营养重要性,指导其合理饮食满足自身与胎儿需求,正确服用叶酸等营养补充剂,告知服用剂量与注意事项。

三、孕中期的营养需求与护理

(一)营养需求

热量:孕中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孕妇对热量的需求增加,每天应比孕前增加约300千卡热量。可适当增加主食、肉类、油脂等食物的摄入量。

蛋白质:蛋白质需求明显增加,每天应摄入约70-85克蛋白质。除了继续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外,可适当增加奶类、豆制品的摄入,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组织增长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根据孕妇的体重和活动量进行调整,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能量,但要避免过多摄入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可选择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制品、糙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维生素:

维生素A:对胎儿的视力发育和上皮组织形成有重要作用,可从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等食物中获取,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可通过晒太阳以及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来补充。

维生素C:可增强孕妇的免疫力,促进胎儿胶原蛋白的合成,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矿物质:

钙:孕中期胎儿骨骼开始快速发育,对钙的需求急剧增加。孕妇每天应摄入约1000毫克钙,可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铁:随着血容量的增加,孕妇对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每天应摄入约24-29毫克铁。除了继续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外,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二)针对性护理

体重管理:定期测量孕妇体重,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调整饮食计划。指导孕妇合理控制体重,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应适当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如果体重增长过慢,应分析原因,增加营养摄入。

饮食指导:

强调食物的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鼓励孕妇多吃富含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食物,同时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指导孕妇合理安排餐次,可在三餐基础上适当增加1-2次加餐,如酸奶、坚果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运动指导:鼓励孕妇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孕妇的体力和耐力,促进消化,缓解孕期不适。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健康宣教:向孕妇宣传孕中期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营养需求的变化,让孕妇了解合理饮食对胎儿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孕妇正确进行自我监测,如胎动计数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四、孕晚期的营养需求与护理

(一)营养需求

热量:孕晚期胎儿体重增长迅速,孕妇对热量的需求继续增加,每天应比孕前增加约450千卡热量。但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增加分娩难度。

蛋白质:每天应摄入约80-95克蛋白质,以满足胎儿生长和母体储备的需要。可继续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

碳水化合物:仍需保证足够的摄入量,但要注意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以维持血糖稳定。

维生素:

维生素K:可促进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同时有助于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孕妇可多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维生素B12: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和造血功能有重要作用,可从肉类、蛋类、奶制品等食物中获取。

矿物质:

钙:孕晚期胎儿骨骼发育仍在持续,孕妇每天应摄入约1200毫克钙。除了食物补充外,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铁:孕妇对铁的需求达到高峰,每天应摄入 29-32毫克铁。继续通过食物和铁剂补充铁,以预防贫血。

钠:孕晚期孕妇要适当控制钠的摄入,避免水肿加重,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二)针对性护理

饮食指导:

指导孕妇继续保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但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总量,避免暴饮暴食,防止体重过度增长。

对于有水肿的孕妇,应限制盐的摄入,同时可适当增加冬瓜、黄瓜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心理护理:孕晚期孕妇临近分娩,常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孕妇的沟通,向其介绍分娩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鼓励家属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分娩准备指导:向孕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包括分娩的征兆、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待产包、了解医院的分娩流程等。

健康宣教:强调孕晚期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合理饮食对分娩的影响。告知孕妇定期产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同时,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如胎动计数、血压测量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五、结论

孕期营养对母婴健康极为关键,不同孕期孕妇营养需求差异明显。孕早期需补充叶酸、维生素B6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及缓解孕吐;孕中期胎儿生长加速,对蛋白质、钙、铁需求大增,同时要管控体重;孕晚期胎儿体重猛涨,更要重视钙、铁摄入并控钠防水肿。产科护理人员应依此提供个性化饮食与针对性护理,涵盖心理、体重、运动等方面,助力孕妇合理膳食,降低孕期并发症,提升母婴生活质量,推动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 陈永红.不同孕期、不同年龄孕妇微量元素变化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04):55-56.

[2] 杨凯芬,蔡惠苗,敖银柳.不同孕期孕妇外周血钙、锌、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21,32(13):1692-1694.

[3] 余雪敏.不同孕期增补叶酸及叶酸水平对GDM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