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护理服务模式对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综合性采血护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满意度;应用价值
正文
对于献血者而言,在其进行献血过程中受情绪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献血者极易表现出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对献血各个环节的落实造成影响[1]。因此,需要配合护理指导。常规护理相对局限。综合性采血护理服务在应用期间更注重护理服务的综合性、适宜性,通过为献血者提供献血前、中、后等不同阶段的护理指导,使献血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得到纠正,纠正采血者的错误认知,使献血者可以规避相关的注意事项,保障献血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50例献血者开展不同采血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的深入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样本:50例献血者,以电脑抽号法分2组,即: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
研究组:男/女:13/12;年龄:28~49岁,均值(35.89±1.52)岁。
常规组:男/女:15/10;年龄:29~48岁,均值(35.62±1.47)岁。
两组采血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采血者进行健康宣教,其内容包括:献血的重要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提升采血者的认知能力。对采血者强调献血后所需注意的事项,使其在献血后可以及时进行规避。
1.2.2综合性献血护理
在采血者进行献血屋后,需要对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并了解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的要求,与献血者间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在进行献血前,应用口头宣教、发放小册子等方式将献血的好处、途径等对献血者进行介绍,使献血者对献血的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积极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并注意自身的态度、行为等,避免与献血者发生正面冲突。在献血时,应严格按照献血流程完成,并与献血者进行交流,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且需要注意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加重献血者的痛苦。在献血结束后,告知献血者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并对献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献血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内容,并告知献血者在后续发生不良反应后需要尽早联系献血站点为其提供对应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详细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其中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00%,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3.2两组满意度分析
详细分析两组满意度,其中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等3个等级,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n×100.00%。
1.3.3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利用SAS、SDS等评分量表分析采血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研究组 | 25 | 15(60.00) | 9(36.00) | 1(4.00) | 24(96.00) | 1(4.00) |
常规组 | 25 | 13(52.00) | 6(24.00) | 6(24.00) | 19(38.00) | 6(24.00) |
X2值 | 0.324 | 0.857 | 4.152 | 4.152 | 4.152 | |
P值 | 0.568 | 0.354 | 0.041 | 0.041 | 0.041 |
2.2两组满意度分析,表2.
表2两组满意度分析(%)
组别 | 例数 | 十分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 25 | 15(60.00) | 10(40.00) | 0(0.00) | 25(100.00) |
常规组 | 25 | 10(40.00) | 8(32.00) | 7(28.00) | 18(72.00) |
X2值 | 2.000 | 0.347 | 8.139 | 8.139 | |
P值 | 0.157 | 0.555 | 0.004 | 0.004 |
2.3两组心理状况对比,表3。
表3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组别 | n | SAS | 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25 | 44.47±3.70 | 32.21±3.20 | 45.54±3.18 | 31.47±0.70 |
常规组 | 25 | 44.46±3.60 | 40.10±2.74 | 44.45±3.20 | 36.61±2.14 |
t值 | 0.009 | 9.364 | 1.208 | 11.414 | |
P值 | 0.992 | 0.000 | 0.232 | 0.000 |
3.讨论
目前,献血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公益性活动,该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满足医院在实施救治期间的用血需求,且对于献血者而言,该措施还可以有效提高其造血能力,促进献血者的新陈代谢,使献血者的免疫功能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在进行献血活动中,献血者极易表现出恐惧心理,并伴随多种不良反应,影响献血者的体验感,降低献血者的献血次数,因此通常需要配合护理指导。常规护理通过对采血者实施宣教,并对采血者的不良反应加以观察,对采血者的不适症状进行充分地掌握,以此为采血者提供对应的处理,该措施在实施中缺乏针对性。综合性采血护理则是将采血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并通过动态观察采血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通过对采血者实施具有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提升采血者的身心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采血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等指标更优异(p<0.05);研究组采血者的SAS、SDS等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更低(p<0.05)。
综上所述,为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用综合性献血护理指导,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采血者的满意度,改善采血者的心理状况,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护理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雯.图文沟通模式下的科学宣教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献血知识及心理感受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05):1237-1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