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陈云艳

宣城市人民医院 242000

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综合ICU中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综述旨在阐述VAP在综合ICU中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护理干预措施。VAP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医疗负担加重等特点,其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国内VAP护理干预存在预防措施执行不彻底、标准化操作不足、缺乏个性化护理方案等问题。本文从机械通气管理、口腔护理、气道管理、手卫生、预防性措施、多学科协作、患者教育、监测与评价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VAP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未来,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推动多学科协作,持续优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ICU;护理干预;机械通气;口腔护理

正文


引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综合ICU中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也是导致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VAP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脓胸、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对于综合ICU的危重患者而言,VAP的预防和有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从VAP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方面,对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具体来说,本文将首先探讨VAP的重要性,阐述其临床意义和对综合ICU患者的特殊影响;其次,分析目前国内VAP护理干预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详细介绍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VAP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指导。

1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重要性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直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其次,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关乎医疗机构的责任与担当。再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从而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使得医疗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其他有需求的患者。此外,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医疗机构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的决心。最后,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同时,可以降低耐药菌的产生,这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防止超级细菌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状

2.1预防措施执行不彻底

    目前,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预防措施的执行不彻底。尽管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指南和措施,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这些措施往往难以得到完全落实。这主要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ICU病房长期面临人力资源紧张的困境,导致护理人员工作负担过重,难以面面俱到地执行所有的预防措施。此外,部分医疗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认识不足,对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不够重视,甚至出现敷衍塞责的情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预防措施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标准化操作不足

    在执行机械通气、吸痰、口腔护理等操作时,部分医院或医疗人员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这直接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例如,在机械通气的管理中,气管插管操作、呼吸机管道的更换以及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都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和操作规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病原体的入侵。同样,吸痰操作中的无菌技术、口腔护理中对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各种操作过程中的手卫生,如果操作不规范都将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2.3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免疫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的护理需求也存在差异。然而,部分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缺乏对患者的个体评估,未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这种“一刀切”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导致护理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受到感染,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预防措施。

2.4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部分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不够系统和全面,导致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不深入,对预防措施的掌握不扎实。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水平和护理效果。例如,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症状识别不足,可能导致患者感染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保障。

2.5多学科协作不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药师、感染控制专家等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然而,在部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意识不足,导致护理干预的实施缺乏协同性和连贯性。例如,医生可能未能及时向护士传达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导致护士未能及时调整护理计划。药师可能未能参与到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方案的制定,导致抗生素的使用不够合理。多学科协作的缺失使得护理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护理效果。

2.6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

    部分医院可能缺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无法及时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如果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就无法及时掌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难以发现预防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信息反馈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护理工作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持续改进的动力。

3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机械通气管理与口腔护理的协同作用

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主要诱因,其管理策略应以减少通气时间为核心,尽早识别并解除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实施脱机,减少患者暴露于机械通气的风险。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应优先选择无创通气方式,以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的使用,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在通气模式选择上,低潮气量通气策略有助于减少肺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保持患者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度,可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反流,降低误吸的风险,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应尽量避免重复气管插管,每次插管操作都可能增加VAP的风险,并提倡使用密闭式吸痰系统,以减少呼吸道被病原菌污染的机会。口腔护理作为预防VAP的关键环节,应与机械通气管理协同进行。定期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液,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生长;同时,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避免口腔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的繁殖。此外,还应定期清洁口腔内的牙齿、舌苔和黏膜,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并定期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旨在从多个方面减少VAP发生的可能性。

3.2 气道管理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气道管理是预防VAP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执行无菌吸痰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量以及黏稠度,选择合适的吸痰方式和频率,并避免不必要的吸痰操作,以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对插管患者,应进行有效气道湿化,可以使用加温湿化器或雾化吸入,以避免分泌物粘稠堵塞气道,确保气道通畅。此外,还应正确设置吸引器压力,避免对气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气道管理的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气道情况,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手卫生作为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必须严格执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后,都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同时,应加强对手卫生的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卫生意识,并加强监督,确保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3 预防性措施的多维度应用

胃肠道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力至关重要,因此,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在实施肠内营养时,应采用合适的喂养方式,如使用持续泵入方式或将患者床头抬高,以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减少误吸的风险。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但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此外,应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进行活动,促进肺部扩张,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早期活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进程。这些预防性措施的综合应用,能够从多个方面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3.4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构建

建立由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药师、感染控制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对VAP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参与,可以集思广益,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VAP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应定期召开多学科会议,讨论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连续性。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此外,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多学科的协作模式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3.5 患者教育与护理的深度结合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VAP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是预防VAP的重要环节。通过向患者和家属讲解VAP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可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到护理中来,例如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并让他们更加了解护理的重要性。此外,应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的依从性。患者的参与和配合,对提高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3.6 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

VAP的监测与评价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定期监测VAP的发生率,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才能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以便及时掌握VAP的发生情况,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此外,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的早期征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应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才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3.7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

在开始抗生素治疗之前,必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确保抗生素的疗效。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细菌耐药,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应定期评估抗生素的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有助于控制感染,还能降低耐药菌的发生,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通过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可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结论

综上所述,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机械通气管理、口腔护理、气道管理、手卫生、预防性措施、多学科协作、患者教育、监测与评价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通过实施这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研究还应持续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推动多学科协作,不断优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金静怡,王丽华,季建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4,31(08):13-17.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4.22.003.

[2]王晓彦.集束化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7):35-37.DOI:10.16286/j.1003-5052.2024.07.012.

[3]钟晓莉,余林,邓海波,等.236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4,19(07):838-841.DOI:10.13350/j.cjpb.240719.

[4]韩纯悦.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6):92-95.DOI:10.16286/j.1003-5052.2024.06.032.

[5]张曦.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11):159-162.

[6]邵欣,王霞,刘晨霞,等.194所三级医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实践现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21):2617-2623.

[7]刘晓慧,杨林凤,钟青.神经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0):3084-3089.

[8]卜春红,滑立伟,付强,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22,28(07):1166-1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