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放疗期间吞咽困难护理妙招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朱妍 朱莹莹

​庆阳市人民医院 745000

摘要

本文聚焦喉癌放疗期间吞咽困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从饮食护理、吞咽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多维度系统阐述针对性的护理妙招,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喉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

喉癌;放疗;吞咽困难;护理措施

正文

一、引言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其中吞咽困难是喉癌放疗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吞咽困难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还会增加误吸、肺部感染等风险,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依从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缓解喉癌放疗期间的吞咽困难至关重要。

二、喉癌放疗期间吞咽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放射性黏膜损伤

放疗过程中,射线会直接作用于咽喉部黏膜,导致黏膜细胞损伤、坏死,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反应。这些病变会使咽喉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影响食物的通过和吞咽动作的完成。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黏膜损伤会逐渐加重,吞咽困难也会愈发明显。

2.2 肌肉纤维化

喉部及周围的肌肉在放疗的影响下,会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硬化,即肌肉纤维化。肌肉纤维化会导致肌肉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下降,使吞咽时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影响吞咽的力量和速度。例如,环咽肌的纤维化会导致其不能正常松弛,阻碍食物从咽部进入食管,从而引发吞咽困难。

2.3 神经功能受损

放疗还可能损伤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如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神经功能受损后,肌肉无法接收到正常的神经信号,导致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运动失控,进而引起吞咽困难。此外,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患者对吞咽过程中的感觉异常,如无法准确感知食物的位置和吞咽的力度,增加了吞咽的难度和风险。

三、喉癌放疗期间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

3.1 饮食护理

调整饮食结构: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半流质或软食,如米粥、面条、蒸蛋、豆腐等,这些食物质地柔软,易于吞咽。对于中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食物制成匀浆膳,如将蔬菜、肉类、水果等食材混合打成糊状,通过鼻饲或经口缓慢喂食。对于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注营养液,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控制进食速度和量:指导患者缓慢进食,避免快速吞咽和大口进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进食 5 - 6 次,以减轻吞咽负担。在进食过程中,要让患者充分咀嚼食物,将食物嚼碎后再吞咽。对于容易引起呛咳的食物,如干硬食物、粘性食物等,应避免食用。

选择合适的进食体位:选择正确的进食体位可以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一般建议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身体前倾 15 - 30 度,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更容易通过咽部进入食管。对于不能坐起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 30 - 60 度,头偏向一侧,防止食物反流和误吸。在进食结束后,不要立即让患者平卧,应保持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30 分钟以上,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空。

3.2 吞咽功能训练

基础训练:在放疗前或放疗早期,应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包括口腔肌肉运动训练、舌肌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等。口腔肌肉运动训练可通过鼓腮、吹气、抿唇等动作,锻炼颊肌、口轮匝肌等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舌肌运动训练可让患者进行伸舌、缩舌、左右摆舌、卷舌等动作,增强舌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吞咽训练: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时,应及时进行吞咽训练。吞咽训练包括空吞咽训练、吞咽唾液训练和吞咽食物训练。空吞咽训练是让患者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进行吞咽动作,每次吞咽后休息 3 - 5 秒,重复进行 10 - 15 次。吞咽唾液训练是让患者先将唾液积聚在口腔内,然后进行吞咽动作,感受吞咽的过程。吞咽食物训练应从少量、糊状食物开始,如米糊、土豆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和质地。在吞咽过程中,可指导患者进行声门上吞咽、超声门上吞咽等特殊吞咽方法,以减少误吸的发生。声门上吞咽是在吞咽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进行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清除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超声门上吞咽是在吞咽前先进行屏气,然后用力发声,同时进行吞咽动作,吞咽后咳嗽。

3.3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与疏导: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担忧,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向患者介绍喉癌放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吞咽困难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吞咽困难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不良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放松训练可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程度。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家属的支持和关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家属可以陪伴患者一起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鼓励患者进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属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3.4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放疗期间,患者的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每天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5 - 6 次,饭后和睡前必须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对于不能自行漱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进行口腔护理,可采用棉球蘸取温水或口腔护理液,轻轻擦拭口腔黏膜、牙齿和牙龈,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预防口腔并发症:放疗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干燥、溃疡、疼痛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吞咽和进食。为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可指导患者使用含漱液,如康复新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这些含漱液具有消炎、止痛、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对于口腔黏膜干燥的患者,可使用人工唾液或湿润口腔的喷雾剂,缓解口腔干燥症状。同时,要避免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黏膜的损伤。

3.5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困难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呼吸道梗阻和肺部感染。因此,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咳痰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如使用氨溴索、布地奈德等药物进行雾化,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喉癌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为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要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强护理,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结束语

喉癌放疗期间吞咽困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通过对吞咽困难原因的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合理的饮食护理、科学的吞咽功能训练、有效的心理护理、细致的口腔护理和全面的呼吸道护理等,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放疗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迎. 探讨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19, 27 (10): 183-185.

[2]周雪丽, 付丽, 姜文华, 田丽. 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及依从性的影响[J]. 天津护理, 2019, 27 (02): 139-142.

[3]李超. 喉癌术后放疗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制定和临床实践[D]. 郑州大学, 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