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在中心气道狭窄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吴泽钦 孙晖 吴诗龙 李久飞 许辰阳 周文

赣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摘要

目的:探索中心气道狭窄患者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心气道狭窄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治疗,按照麻醉方式将患者划分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均属于更低组别(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更低、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指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中心气道狭窄中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优势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术前及术后禁食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

中心气道狭窄;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

正文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编号: SKJP220228301


中心气道是指人体的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当患者出现气道外病变的压迫或气道本身病变阻塞管腔导致患者出现中心气道狭窄情况,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需要加强重视力度,及时开展治疗[1]。临床上治疗该病症常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控制病症进展,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该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3]本次研究筛选中心气道狭窄患者30例,分析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心气道狭窄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治疗,按照麻醉方式将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15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区间值:36-58岁,均龄46.40±2.18)岁观察组15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区间值:37-57岁,均龄46.4±2.16)岁。纳入标准:1)患者家属自愿参与研究;(2)患者符合气道切除重建术指征;(3)患者无麻醉禁忌;(4)患者无其他类型病症;排除标准:1)患者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2)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3)患者中途退出研究,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治疗。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麻醉诱导,给予患者麻醉诱导,右旋美托咪定0.4μg/kg、丙泊酚1.5mg/kg、舒芬太尼5μg、罗库溴铵1.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双腔气管导管,麻醉维持1.5%-2%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0.01-0.05μg·kg-1·min-1 ,给予右旋美托咪定 0.2μg·kg-1·h-1持续泵入,间隔40 min 加用罗库溴铵0.2 mg/kg,行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

1.2.2观察组

观察组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麻醉前30min,肌注咪达唑仑(0.06mg/kg)、阿托品(0.01mg/kg),留置中心静脉管以及动脉置管,胸椎硬膜外麻醉,以T7-8或T8-9为穿刺点,置入留置管3cm,调整平卧位,予2ml 2%利多卡因,若无异常予硬膜外置管,注入3ml 0.5%罗哌卡因,5min给予3ml 0.5%罗哌卡因,保证麻醉状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或氧气面罩通气,氧流量:3-5L/min。给予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于患者肋腋中线前方2cm至腋前线行切口3cm,将胸腔镜由切口置入胸腔(可以通过2%利多卡因肺部表面喷洒,减少术中咳嗽反射),按照手术方案行气管部分切除或支气管袖状切除、重建术,以支气管镜定位,于气道病变上方切断气管,于气道病变远端横断,将病灶进行送检,缝合,吻合断端,检查缝线有无漏气情况,逐层关胸,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2)统计患者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

3)统计患者疼痛情况,参照量表(视觉疼痛评估量表),以分值0-10分开展评估,分值低表示疼痛刺激轻。

4)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胸腔积液,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7.0处理,以(±s)开展指标计量,以t检验正态结果布;以数(n)或率(%)开展指标计数,以检验正态结果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观察

观察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患者围手术期指标±s)

组别(n=15)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胸管留置时间(d)

术后住院天数(d)

观察组

102.85±3.18

107.42±1.72

317.26±5.08

3.32±0.34

5.32±0.31

对照组

112.16±3.26

125.22±1.65

421.70±5.16

5.31±0.35

7.39±0.32

t

7.918

28.924

55.862

15.794

17.99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患者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指标观察

观察组患者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指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2 患者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指标对比(±s)

组别(n=15)

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

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mmHg)

观察组

96.19±1.11

43.77±1.68

对照组

98.24±1.12

31.29±1.39

t

5.035

22.167

P

0.000

0.000

2.3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3患者疼痛评分观察(±s)

组别(n=15)

VAS(分)

观察组

3.14±0.22

对照组

4.32±0.30

t

12.285

P

0.000

2.4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并发症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如表4

4 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n(%)]

组别

n

感染

血栓

胸腔积液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15

16.67

0(0.00)

0(0.00)

16.67

对照组

15

16.67

16.67

320.00

533.33

-

-

-

-

5.208

P

-

-

-

-

0.023

3讨论

    中心气道狭窄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大,患者可见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造成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正常生活[4]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对该病症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手术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缩短患者禁食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生理机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5]

结果中观察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明显更低P<0.05),说明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生理机能[6]。分析原因,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可以减少对声门、气道黏膜及纤毛产生的损伤,患者术后无需拔除插管,避免出现呛咳情况,整体安全性良好,且术中无需使用肌松药,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保证整体麻醉效果[7]。观察组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低、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指标高(P<0.05),说明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自身汉族昂要,降低咽部异物感、气管刺激症状[8]。分析原因,该方式可以减少对患者气道黏膜产生的损伤,加速术后痰液排出,减少全身血液重新分布情况,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9]。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P<0.05),说明该模式麻醉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刺激。分析原因,该模式可以实现对肋间神经及迷走神经的精准麻醉,减少术中麻醉药品应用量,降低患者疼痛感,整体效果显著[10]并发症观察组更低P<0.05)说明该方式安全性良好,可以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创伤较低,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分析原因,该模式可以保留自主呼吸,不使用肌松剂,降低对全身骨骼肌产生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并发症。

综上所述,中心气道狭窄开展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下的单孔胸腔镜气道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创伤性,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生理机能,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沛,李文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42-43.

[2]刘亮亮,徐宁,胡友洋,等.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03):462-465.

[3]张欢欢,孟璐,姚晶曼,等.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22,50(01):70-74.

[4]何平海,黄俊,臧国辉,等.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与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缝扎术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08):1172-1175.

[5]丁艺,林雅丽,蔡元春.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21,42(06):1493-1495.

[6]李凯,杨亮亮,刘仲祥,等.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1):2028-2031.

[7]史经伟,杨如松,邵丰,等.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8,47(04):480-481+485.

[8]马维江,王高俊,欧阳询,等.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8(12):29-37.

[9]朱少金,鲁美静,王斌,等.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临床报道[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05):462-464.

[10]蔡成杰,叶敏,庞景灼.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4):148-1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