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重症超声的应用价值探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胡海涛,高红润,焦少昆,赵惠聪,李英凯

望都县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超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PiCCO法进行监测,观察组用重症超声监测,评价监测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液体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超声可以反应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支持实时动态评估,能够指导液体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重症超声;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液体复苏

正文


引言:脓毒症的发生与感染有关,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院内死亡风险极高。休克是脓毒症严重合并症,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通过液体复苏可以逐步恢复和稳定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发现,液体复苏容量对患者血压、心率有明显的波动,为保证治疗效果,加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重症超声属于新型容量监测技术,广受临床医患的青睐,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等多重优势,可以帮助临床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1]。基于此,选取202308~202408作为研究时间,对上文受试者进行重症超声监测,分析监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5),男患者和女患者各有21和14例,最小年龄55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69.87±5.46)岁。对照组35例患者,男性/女性:18/17;年龄区间56~86(68.79±4.36)岁。纳入标准: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者;患者病历信息完整。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的意见,患者家属也配合签署了知情协议。

1.2 方法

对照组用PiCCO法进行监测:取患者合适体位,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留置PiCCO导管,将监护仪与其连接,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观察组进行重症超声监测:监测前,检查超声仪连接情况,调整相关参数信息,从患者胸骨开始检测,观察患者心肌收缩情况;完成上述操作后,将患者下肢抬高一定的高度,继续监测患者心功能指标;之后,取患者平卧位,进行扩容处理,注射500ml生理盐水,观察患者复苏情况。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几治疗后1周血容量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预后;(3)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容量指标

 1 两组患者血容量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SV(mL)

IVC(cm)

IVC-RVI(%)

治疗前

治疗7d

治疗前

治疗7d

治疗前

治疗7d

观察

35

47.54±7.67

68.76±4.54

2.54±0.43

1.62±0.28

11.54±1.22

22.12±2.77

对照组

35

47.51±7.63

63.45±3.87

2.52±0.46

1.84±0.33

11.56±1.21

19.04±2.71

t


0.453

9.678

0.367

8.675

0.433

6.56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预后

 2 两组患者预后对比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h)

ICU入住时间(d)

观察组

35

72.44±0.44

9.89±1.34

对照组

35

76.88±1.65

13.07±2.54

t


6.876

4.528

P


0.05

0.05

2.3 液体平衡

    观察组第1d、3d、5d、7d液体量,分别为(1567.54±210.22)、(2756.21±312.54)、(3178.55±308.79)、(3352.34±301.21);对照组第1d、3d、5d、7d液体量,分别为(1786.88±213.45)、(2986.71±245.76)、(3376.43±215.76)、(3765.76±289.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脓毒症休克给患者机体带来巨大的损害,全身各脏器功能开始下降,液体复苏可以纠正脓毒症休克表现,为保证复苏效果,评估患者有无容量反应性尤为重要。重症超声具有动态评估作用,能够为重症患者治疗提供指导,在本研究中,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可以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2]。上文研究数据显示,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SV、IVC、IVC-RVI,分别为(68.76±4.54)、(1.62±0.28)、(22.12±2.77),与对照组相比,本组患者SV和IVC-RVI更高,IVC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症超声可以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中,能够优化液体管理,更好稳定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纠正休克改善疾病症状表现。

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风险高,通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患者的体征。为了强化液体管理,加强对脓毒症休克给患者血流动学监测成为优化早期容量管理的关键。PiCCO监测法,可以通过监测患者每搏量、心输出量等指标指导临床调整液体容量,避免因容量过度或是不足引起脓毒症休克给患者合并症,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降低病死率。但是PiCCO监测属于有创操作,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此种监测方法在心功能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症超声方便快捷,监测效能高,可以直接反映脓毒症休克给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方便临床进行容量评估,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上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d、3d、5d、7d液体量比较有差异性,观察组液体量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重症超声监测可以强化容量管理,规避了液体容量不足或是过多情况,有助于恢复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而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2.44±0.44)比对照组患者更短,ICU入住时间(9.89±1.34)比对照组更短,再次说明重症超声监测应用价值高,可以通过优化液体管理,提升治疗效果,进而缩短脓毒症休克患者住院时间,预后更理想;证实了重症超声技术应用可行性,证实了此项监测手段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重症超声可用于监测脓毒症休克给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价值高,可以为病情评估提供指导,还能情优化液体容量管理,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艳梅,董春叶,任翠萍,等.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对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4,37(16):153-156.

[2]陈佳娜.分析重症超声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4):114-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