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儿中肺部体位引流结合专项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摘要
关键词
肺功能;重症肺炎;专项护理;肺部体位引流
正文
引言:肺炎患儿主要伴随发热、咳喘症状,严重时还会使患儿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肺炎在临床常见度较高,随着疾病发展,患儿治疗时间进一步延长,还会引发通气障碍症状。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容易出现哭闹情况,影响治疗。因此,改善重症肺炎患儿干预工作,配合专业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症状,降低治疗风险。肺部体位引流处理根据患儿痰液位置,调整体位,做好引流处理工作,能够加快患儿痰液排除速度,促进治疗,提高护理质量。专项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加强护理处理,做好家属、患儿安抚工作,能够调节患儿依从性,促进病症控制。本文对重症肺炎患儿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分析肺部体位引流结合专项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共计88例重症肺炎患儿资料。观察组(44例)性别:男/女=29/15例,年龄6~11(8.49±1.24)岁。病程2~5(2.49±0.09)d。对照组(44例)性别:男/女=28/16例,年龄6~10(8.43±1.22)岁。病程2~6(2.51±0.08)d。患儿相关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儿确诊为重症肺炎;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遗传性疾病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肺部体位引流。记录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做好病房消毒处理。将患儿调整为仰卧位,经X线检查,正确指导患儿配合听诊工作,明确痰液位置,经设备辅助排痰处理。具体可根据痰液位置,帮助患儿调整体位。按照肺上叶、肺下叶以及肺中叶,分别选择体位为半坐卧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在患者餐前1h或者餐后2h,采取肺部引流处理,1~2次/d。
观察组:专项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开展专项培训工作,明确护理要点,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强化护理技能。小组内就肺炎患儿症状进行讨论,分析患儿护理问题后,协商护理方案以及流程。后续与家属沟通,主动讲解护理内容,提高家属配合度。(2)实施专项护理措施:①环境干预:了解患儿兴趣爱好,在病房内粘贴墙纸,提供带有动画人物的床单,放置玩具,提高病房温馨感。注意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定时调节室内温度。②症状护理:建立个人档案,登记患儿护理时间、操作。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儿鼻腔分泌物情况,加强清理。如果患儿痰液较多,可采取引流处理。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后,可采取温水擦洗,并配合降温处理。③家属探视:安排家属进行电话探视,探视前需要提前与家属协调探视时间,告知家属控制探视时间的原因。探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讲解患儿病情、状态、治疗情况,解答家属出现的问题,帮助家属了解患儿情况,注意安抚家属情绪,降低家属恐惧感以及焦虑感。④关注患儿情绪变化,10岁以下患儿可通过安抚形式,引导患儿玩玩具,减少患儿哭闹情况。10岁以上患儿可与其进行沟通,为患儿讲解治疗重要性,帮助患儿提高认识。可与患儿就兴趣爱好进行交流,尽可能满足患儿需求。
1.3观察范围
应用肺功能测量仪,对患儿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进行检测。从治疗、检查、睡眠、饮食依从性等角度,对患儿依从性加以判断。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为肺功能指标、依从性,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提升(P<0.05)。
表 1 比较两组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用力肺活量(L) | 呼气峰值流速(L/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44 | 1.16±0.12 | 2.26±0.59 | 0.80±0.09 | 1.49±0.38 |
对照组 | 44 | 1.18±0.10 | 1.68±0.32 | 0.81±0.10 | 1.23±0.21 |
t | 1.854 | 6.695 | 1.349 | 6.623 | |
P | 0.357 | 0.001 | 0.129 | 0.001 |
2.2依从性
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均明显提高(P<0.05)。
表 2 比较两组重症患儿依从性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依从性 | 检查依从性 | 睡眠依从性 | 饮食依从性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44 | 6.21±0.56 | 15.16±2.91 | 5.12±0.38 | 16.56±3.25 | 6.24±1.38 | 15.96±3.18 | 5.98±1.14 | 14.29±2.99 |
对照组 | 44 | 6.26±0.52 | 12.13±1.06 | 5.16±0.43 | 11.08±1.57 | 6.30±1.42 | 11.24±2.09 | 5.92±1.19 | 10.67±2.10 |
t | 1.253 | 6.296 | 1.599 | 7.593 | 1.257 | 6.692 | 1.905 | 5.893 | |
P | 0.159 | 0.001 | 0.146 | 0.001 | 0.139 | 0.001 | 0.127 | 0.001 |
3.讨论
重症肺炎患儿患病后往往容易损伤心脏、神经功能,对患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1]。因此,临床应重视关注患儿护理干预,安抚患儿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以及依从性明显更优(P<0.05)。提示,经联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肺功能保护,使患儿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经肺部体位引流处理,能够合理调整患儿体位,借助引流管将痰液排出,能够清除患儿肺部分泌物,提高患儿肺功能。专项护理加强环境护理,为患儿创造具有安全感的环境,能够缓解患儿恐惧感,使患儿能够熟悉住院生活。加强患儿病症护理,包括记录生命体征、排痰处理等,能够缓解患儿症状,提高舒适度。耐心与患儿沟通,与患儿进行游戏,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能够提高患儿依从性,从而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加快患儿康复速度,缩短患儿治疗时间[2]。
综上所述,经联合干预工作能够调节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谭秋香. 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0 (06): 1286-1288.
[2]刘珊,陈红,谭梅英. 肺部体位引流结合专项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07): 63-66.
...